岁月转换,风物相伴,送走盛夏,转身,便是浅秋,火红的枫叶尚未凋零,金黄的菊花正在盛开,萧瑟中透着绚烂,寂寥中显着清丽,正是秋天最美的时节。这时,阳光正好,给每一处角落都增添了暖意。这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仍在。这时,几场雨过后,成片的绿荫仍然不减盛夏,给每一抹翠绿都重染了葱郁。这时,花儿并不张扬,浅秋的菊花百转柔肠。这时,百果透红,稻香满园,便是一年中春耕夏作后的收获时节。是秋,让这个世界更加生动烂漫,更加流光溢彩。(摄影/翟正琼)详情进入>>
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的人品。正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杨成菊摄)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花[唐]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赠荷花》【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详情进入>>
近日,沧源自治县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作为研讨班重点学习内容之一。研讨班采取专题辅导、分组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参训学员学用结合、知信行合一,推动全县公职人员对《政务处分法》深学实学。“《政务处分法》自7月1日起施行,共7章68条,明确了6种处分种类,并用十四个条文为公职人员的行为划出了政治红线、明确了行为准绳。”在专题辅导时,授课教师详细介绍了《政务处分法》的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系统解读了《政务处分详情进入>>
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道出了人言可畏的道理。每个人本来就有着社会属性,或多或少都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正所谓的“口碑”“名声”。有什么样的“口碑”、有什么样“名声”,通常来说,最直观的就是有着“好人”与“坏人”之分。详情进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耿马自治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牢脱贫攻坚监督的政治责任,围绕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这个目标,牢牢紧扣“四不摘”“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采取日常检查及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一线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以作风攻坚推动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孟定镇得龙村入户抽查,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干部查看芒洪民族乡脱贫攻坚痕迹档案。纪检监察干部对县扶贫办详情进入>>
【跟着镜头品诗词】苔翠盈铺雨后盆详情进入>>
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梅,傲而不俗。它清丽详情进入>>
诗和远方在哪里?于父母,诗和远方就是孩子的未来。往年,常听到这家那家孩子高考多少分,被何学校录取之类的话语,也曾为填报孩子志愿操白了头的父母们不可思议。今年,终于轮到自己。真正感受了“孩子的毕业季,父母日子分外长”,尤其是作为学艺术专业孩子的父母,更是感受颇深。一次次冲刺,一次次等待,一次次期盼,两颗心时而提起,时而放下,紧紧地跟孩子的心揪在一起。通向成功的路没有哪一条是平坦、一帆风顺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任何理想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付出与收获详情进入>>
随着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稳中求进,“生逢盛世,人生至幸在于能担千钧之责”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不断的适应新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思想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要求切实体现在依规依法依纪履职之上,切实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双重职责落实之上。但是,随着高压反腐的不断推进,基层一线纪检监察干部的承担的责任和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行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只对纪检监察干部做什么和要怎么做进行了规定,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关怀关爱还略显单薄。所谓“严管”和“厚爱”必须相辅相成,对基层纪检干部,要监详情进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大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站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第一线,结合中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要求,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省委巡视反馈意见、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审计反馈、民主监督、大走访大排查等反馈、指出、发现的问题,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详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