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
盘活家底促生金 双江以精准监督护航村集体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25-10-23 16:36:50    信息来源:双江

入秋后,天气转凉,双江县邦丙乡的“高山药谷”种植基地里,附子、草血竭等高附加值中药长势正旺,村民们穿梭其间,除草、管护,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谁能想到,这片种满中药的土地曾是闲置的荒山。此前,双江县纪委监委从近年来查办的村组干部案件中发现,账目不清、资产不明、管理混乱等问题是村集体“三资”被私自挪用侵占的重要根源。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各乡镇纪委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各村摸清集体家底、唤醒“沉睡资源”,让“三资”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邦丙乡依托“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由村党总支牵头整合分散土地资源,流转土地2万余亩,建成集中连片优质中药材核心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协同发展,实现小田并大田、碎地变基地,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26万元的预期收益,还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000余个,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

邦丙乡的变化,正是双江县纪委监委以监督护航闲置资产盘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将盘活农村闲置低效资产作为护航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口,精准纠治,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切实守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们通过‘派单’监督,精准清查各村集体资产,重点排查集体资源闲置、低效利用、被侵占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聚焦盘活闲置村集体资产这一目标,该县纪委监委实行“县统筹指导、乡镇主抓、村落实”的三级联动监督模式,将监督力量嵌入资产盘活全过程,推动闲置资产变“闲”为宝。

如今,全县各村在盘清村集体家底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勐勐镇千蚌村以盘活闲置土地为突破口,通过“企业+党支部+党员+农户”的创新模式,成功引进反季人参果产业,构建“企业引领、村民参与、集体受益”的稳固机制,不仅破解了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的难题,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邦丙乡南榔村将闲置校舍租赁给生物科技公司,不仅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创收1.5万元,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务工……

该县纪委监委还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发现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用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督促各村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资金使用合规、资产处置规范、资源分配透明,确保集体收益公开透明、惠及于民,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基础,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等要素,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才是重点。”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持续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以精准监督让更多“沉睡资产”变身“增收活水”,为乡村振兴助力。(唐欢 唐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