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镇康县南伞镇弥漫着浓郁的菠萝甜香。走进新规划的“菠萝一条街”,金灿灿的果实整齐码放,果农们热情招呼顾客,扫码支付声与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这条由县纪委监委全程监督护航、专为本地果农开辟的临时销售通道,不仅让南伞菠萝走出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更成为纪检监察机关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的鲜活实践。
往年菠萝上市季,南伞镇果农常面临“销售难”。零散摆摊影响市容,流动售卖存在安全隐患,中间商压价导致利润微薄。县纪委监委在“下沉式”走访中了解到这一痛点后,联合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推动南伞镇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区域划出100米临时“菠萝街”,免费提供摊位、统一管理标准,并配套设立垃圾清运、治安巡逻等保障机制。
“以前各自找销路,现在集中售卖,价格透明,今天刚开摊就卖了100斤!”果农张大哥边说边向顾客展示手机里的电子收款记录。
不仅如此,该县纪委监委监督触角还延伸至产业链上游。针对部分果农反映的种植技术落后问题,县纪委监委推动相关部门开展“送技下乡”活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履责,积极推广技术管护措施,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修剪、施肥、品种改良等方面技能的实地培训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遇到的难题。
“扫码支付10元!”随着清脆的提示音,老顾客王先生拎走一筐现削的菠萝:“这儿的菠萝甜度高、纤维少,我每年都来囤货!”据了解,“菠萝街”开市以来,每户每天最少销售200斤,这里的菠萝口感爽脆清甜,果肉鲜嫩多汁,深受本地居民的喜爱,同时也吸引了周边临县的大量采购。该村目前种植菠萝2000余亩,亩产2000多斤,这条应季而生的“菠萝街”,不仅为该村集体经济注入了鲜活的动能,更铺就了一条助农增收的“甜蜜路”。
“护航特色产业既要‘铺路’更要‘清障’。”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近期,该县纪委监委已对惠农补贴发放、产业资金使用等环节开展专项审计,严查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从监督推动“一条街”落地到护航“一棵果”成长,该县纪委监委以“小切口”做实民生“大文章”。小小的菠萝,不仅甜了百姓舌尖,更暖了果农心田。这条闪耀着金色希望的“甜蜜路”,正是纪检监察机关将政治监督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的生动注脚。(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