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充分发挥行业里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较多的优势,及时收集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行使好人民和组织赋予的权力。”
日前,耿马县纪委监委召开阳光监督员、特约监察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流,不断让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同向发力、凝聚共识。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秉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原则,将严的要求贯穿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全过程,在做实日常监督管理、强化教育管理、实化约束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对干部监督约束。
如何筑牢队伍内部“防火墙”?该县纪委监委以工作岗位和职责为切入点,围绕信访受理、线索管理、执纪审查、案件审理、巡察监督、宣传教育等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岗位和环节开展排查。同时,按照高、中、低三种风险等级标准,提出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时限,形成廉政风险点清单。
“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开展,切实增强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廉政风险意识,对于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便于及时提醒、迅速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该县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该县纪委监委还注重强化内功,制定“3+X”学习计划,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建立教育培训“新坐标”,以“每旬青年学堂”“每月清风课堂”“每季复盘讲堂”“X期党支部学习活动”为载体,邀请专家和业务骨干,聚焦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主责主业疑难问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授课答疑、探讨互学,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实际行动。
“‘每季复盘讲堂’是个好平台,在复盘过程中,办案‘老手’互磋技艺,‘能手’现场指导,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新思路,让我们纪检‘新手’快速成长、少走弯路。”一名刚加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久的干部说道。
在强本领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高举“探照灯”消除“灯下黑”。一方面,把谈心谈话作为日常监督抓手,通过提醒谈话、“一对一”面谈等方式,从政治上关爱、纪律上教育干部;另一方面,针对监督执纪、线索处置等关键环节及“八小时外”活动开展常态化监督,规范干部“三圈”。
“强化对纪检监察自身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确保权力不‘出轨’。”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持续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严格管理和监督,为纪检监察干部正确行使权力、规范履职尽责架起“高压线”、筑牢“防火墙”、安上“廉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