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不仅体现在工作时间内,更要着重关注其‘八小时以外’的行为举止。”近日,凤庆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在安排部署监督执纪工作时强调。近年来,该县构建“八小时内”履职监督与“八小时外”作风监督并行的“全周期”监管体系,推动监督从“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注入新动能。
在“八小时内”点监督中,凤庆县聚焦“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运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评估系统”,对全县76个责任单位实施“三位一体”动态监管,通过清单化任务分解、全流程电子留痕、智能化实时预警三大机制,形成闭环监督链条。同时,采取“日常监督+节点监督”的方式,持续释放从严执纪信号。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聚焦“靶向监督”精准发力,推动监督执纪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防控”转变,有效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为破解“八小时外”监督难题,该县推行“廉政家访”机制,通过走访党员干部家庭、与家属座谈,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社交活动及家风建设情况。同步建立廉政档案并动态更新,排查负面信息线索。此外,明确禁止违规吃喝、酒驾醉驾等12项“红线”,并将监督范围拓展至党员干部的“朋友圈”“消费圈”,形成“单位+家庭+社会”的立体监督网。2025年,全县共查处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工作、生活、组织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问题70人,形成“越往后执纪越严”的震慑效应。
同时,该县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监督模式,在微信公众号、县纪委监委网站开设“一键举报”专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监督格局。
“监督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据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通过“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案例警示”组合拳综合施策,将监督融入日常。一方面,以专题学习、廉政党课等形式强化纪律教育,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另一方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随着“全天候”监督的深入推进,全县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向好。一名乡镇干部坦言,“监督成为常态,反而让我们更清醒、更自律,干事创业也更有底气。”
“只有持续织密‘八小时内外’立体监督网,才能让监督触角延伸得更深、更细、更精准。”该县纪委监委表示,接下来将深化“全天候”监督机制,继续探索“智慧监督”新路径,以全时全域监督护航干部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杨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