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提纲要根据谈话对象的工作岗位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开展谈话时要把握好谈话节奏,注意方式方法,记录要跟紧,力求原汁原味的记录好谈话内容。”“你们在查看材料时一定要心细如发,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要抓住每个看似平常的细节,从平常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每次开展工作前,巡察组组长都会反复提醒、重复交代巡察工作细节。
为提升巡察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巡察“火力”,该县着力在练好“精兵”、磨好“利剑”上下足功夫,以“老将”带“新兵”的方式,利用共同参与巡察的“实战”机会,现场教方法、授技巧、解疑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帮助“新兵”提升“作战”技能,精心打造和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巡察“精兵”。
紧扣巡察目标任务,将临时党支部作为“传帮带”的主阵地,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让巡察“新兵”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熟练掌握巡察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新兵”发现问题能力、巡察谈话能力、分析研判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和信访处置能力,让“新兵变老兵、老兵变精兵”。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每天对巡察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汇总,从中发现问题线索,认真研判,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前辈,党建和党风廉政方面要重点查看些什么内容?虽然参加工作多年,但对于这两方面的工作我还是‘门外汉’,真不知道要从哪里入手……”首次抽调参与巡察的纪检监察干部小李急切地向“老将”请教着。
隔行如隔山,为破解“门外汉”在巡察工作中业务生疏的难题,县委巡察办从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择优选配业务骨干,建立巡察专业人才库,并结合每轮巡察重点和被巡察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把人才库中的“行家里手”请进巡察一线,与巡察“新兵”结对帮带,助力巡察“新兵”练就准确抓住问题要害的本领,同时为巡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专业指导。
“从巡察‘小白’到熟练做好个人谈话、查阅台账、再到分类汇总、写报告、归档,一环接一环,还好组里的老前辈们一直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向我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在他们的‘传帮带’下,我学会了如何通过细节查找蛛丝马迹,发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第二次参加巡察的小王分享了巡察的收获。
“巡察人才是巡察工作的重要保障,要不断优化巡察干部队伍结构,以老带新,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巡察‘门外汉’成为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行家里手’和业务精兵,为高质量巡察提供支撑。”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李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