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一汪秀水,润泽每个校园;清廉是一轮皓月,朗照每位师生……“清廉学校”主张“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清廉学校”建设一角由大家守护。(周月)详情进入>>
步入初冬,蓝天白云、山间田野、森林湖泊、高山草甸……大自然描绘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初冬画卷正徐徐展开。冬日的天空更加湛蓝,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风儿微寒,轻轻拂过,泛起阵阵涟漪,美不胜收。(李盛德 摄)一场短暂的阵雨过后,太阳公公又露出了脸,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给冬日留下了惊艳的瞬间。(李正丽 摄)山间雾霭缭绕,周围叠翠泼绿,湖面如蓝宝石般闪烁着光芒,给人亦仙亦幻的感觉。(罗超男 摄)水稻、玉米、甘蔗……山间田野一片金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曹满芯 摄)澄澈蓝天下, 冬日的暖阳洒详情进入>>
每到一定时期,党中央都会开展“最美公务员”选树活动,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要以“最美”为标杆,做到勇于担当、善于斗争、乐于奉献、勤于修身,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贡献者,奏响新时代最强音。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才能“顶得住”。有职就有责,有责必担当,年轻干部只有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年轻干部要有磨砺担当的宽肩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年轻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硬本事,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年轻干部详情进入>>
秋季是一个充满收获和希望的季节,风轻云淡,秋高气爽,人们纷纷出游尽享秋日胜景。国庆假期,处处洋溢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景区人头攒动,游人如织。(朱绍兰 摄)年轻夫妇带着孩子来到公园,和孩子一起抛洒落叶,感受秋的气息。(李盛德 摄)乡村旅游备受人们青睐,满山遍野的荞麦花开得正旺,引来众多游人穿行在花海中,尽情观赏拍照,享受着秋日里的清凉与美景。(罗超男 摄)在丽江古城的东巴纸坊里,放置着各种各样由东巴纸做成的明信片、灯罩、挂画、记事本、书签等,游客精心挑选了独具特色的东巴纸品,店主详情进入>>
秋风吹过,秋叶纷纷,清凉的空气,金黄色的树叶,这是秋天独有的景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李盛德 摄)《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李正丽 摄)《念奴娇》【宋】黄庭坚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详情进入>>
我叫老段,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就是爱“管闲事”。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因为长期从事信访工作,我对“闲事”总会多留意一些。详情进入>>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临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的幸福之歌,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认真自学、参加全体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强化政治学习,提升能力素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详情进入>>
案件审理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承担着对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工作的有效监督,对外担负着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出口把关职责,是审查处理违纪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案件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对违纪人员的处分是否恰当,纪律能否得到正确执行。所以必须认真做好案件审理工作,提高质量。严格按照“二十四字”标准。2003年8月,在全国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会议上,中央纪委监察部将原办案的“二十字”基本要求,补充为“二十四字”基本要求,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详情进入>>
新时代号召新使命,新使命引领新担当。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站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一线,是履行监督责任的践行者,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项庄严而又崇高的使命,笔者认为争做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应该修炼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质。“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初心易得,始终难求,不是谁都经得起岁月的捶打,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既“择一事”所爱,当“终一生”坚守,以心无旁骛,择一而终的坚守,坚强、执着、勇敢,一往情深、一往无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牢记初心使命不动摇,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只有倾心专注,在详情进入>>
“戒”,警戒,惩戒;“尺”,尺度,标尺,标准。想到戒尺,就不禁能在脑中勾勒出严厉的画面来。详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