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黑涉恶“保护伞”惩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认定问题是惩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准确认定“保护伞”,为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行为人人权保护出发,“保护伞”的认定采用刑法犯罪认定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这是依法治国的总要求,更是成熟法治思想、法治理论、法治理念指导执纪工作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执纪工作法治化进程,将更好的体现国家对法益保护的根本性目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中国刑法中的基础性原则,有学者甚至将其称之为支撑中国刑法理论的“阿基米德支点”。传统刑法理论认为,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详情进入>>
农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其工作人员代表群众履行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责,同时也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履行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在依照法律从事公务时符合职务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与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当前,有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导致国家涉农惠民政策无法正确的贯彻实施,引起群众强烈不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一详情进入>>
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主责是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主业是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要把坚持和加强政治监督贯穿工作全过程,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必须把政治监督挺在第一位。充分认识把政治监督挺在第一位的重要性。政治监督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和维护党章和党内其他法规的必然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践行党的宗旨的现实要求。也是纪检监察组职能定位的本质要求。派驻监督的本质是政治监督,“两个维护”是派驻监督的“纲”和“魂”,是派驻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特殊职责和根本任务。强化详情进入>>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成员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任期与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任期相同。当前形势下,村监委职能作用的发挥,事关上级党委(党组)决策的落地生根,事关群众身边切身利益的保障,事关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深入发展。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村监委工作,多措并举推进村监委职能作用发挥,在全县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构建起了上下联动监督体系。一、逐渐在实践中站稳位置,村监委职能发挥初显成效(一)强化监督队伍建设,实现监督全详情进入>>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管理的基石,工作重要,意义重大。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钱”的职能淡化,“管钱”的职能强化,“发钱”的职能凸显,乡镇财政的综合服务、会计核算和资金监管职能日益加强,其工作任务和运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存在问题(一)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完善。乡镇作为县级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不再单独核算各个乡镇收入,按照相关标准、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县级以奖代补政策等统一核定支出,乡镇的财政收支不再有直接对应详情进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工程服务领域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尤其把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指明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方向。但随着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不少手握“管理权”的干部就将手“伸向”建设工程,频发挪用公款,与管理服务对象存在违规“资金往来”等现象,“工程上马,干部下马”已成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亟待整治的现象。一、表现形式(一)职务之便,近水楼台先“借贷”。有的干部与负责建详情进入>>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权为民所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一个人如果廉洁自律不过关,那么做人就没有骨气。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守详情进入>>
云县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形式,强健党员“政治体质”,激活党员“红色初心”,用初心使命锤炼全县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搭建“红色课堂”。以临沧市第一个地下党支部遗址、革命烈士陵园等为重点,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在茶房乡建成“一校一室两基地”(即:党校、展览室、第一个地下党支部遗址和革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申报筹建以“李珪”红色历史文化为基础的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共云县地下党支详情进入>>
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能是监督,我们要把握好职责定位,敢于担当,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善于反映和处理问题。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省纪委监委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考核的指标(红白榜)由量变上升为质变,要求越来越精细、精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江自治县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还有诸多问题,与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压力传导不够。紧盯主责部门详情进入>>
市县巡察是党的巡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结合耿马巡察实践,持续深化县级政治巡察,发挥巡察利剑效应,要着力在“学、高、实”三个字上下好功夫。在“学”字上下好功夫。巡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原则性、政策性、专业性强的“一线工作”,必须把学习摆在首位。一是上级部署要学。“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巡察工作的根本任务。耿马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巡视工作方针和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系统的一系列要求纳详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