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纪检人镜头
【纪检人手记】蜕变
发布日期:2020-02-26 09:32:27    信息来源:凤庆

  

蝴蝶之所以美丽,不仅在于它破茧成蝶时的华丽,更在于它蜕变过程中承受住的痛苦与艰辛;人生之所以美好,不只因为脱胎换骨后的惊喜,更因为成长过程中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由于下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有限见证了鲁史镇宝华村张廷街一家在安置点办起了“夫妻理发店”,完成了从“贫困户”到“小老板”的蜕变。

 凤庆县鲁史镇宝华村坐落于鲁史镇政府驻地东南方,背靠大山,土壤贫瘠,条件艰苦。张家的夫妻理发店是宝华村脱贫攻坚异地搬迁安置点,几年前,这里沙石成堆,很少有人居住。现在安置了100户人家,成了宝华村的经济贸易中心,被群众称为“沙坝河街”。宝华村有760户人家,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8户,是全县贫困人口较多的贫困村之一。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但由于条件限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宝华村张廷街由于长期生病,一家四口的生活落到了他妻子身上,慢慢就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脱贫攻坚的东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给宝华村的困难群体带来了希望和帮助。市发改委、县纪委监委先后派出业务精良、作风扎实、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18名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班子同吃、同住、同谋划,打起了脱贫攻坚持久战,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抓实精准扶贫。
几年来,当地帮扶投入宝华村各类扶持资金,先后完成危旧房改造547户,群众住房有了保障;修通镇村油路15公里,硬化村组路14公里,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完成人蓄饮水改造项目18公里,群众饮水有了保障。全村通电全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网络宽带覆盖到村、学校和卫生室。并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核桃加工厂一个,完成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亮化,建有垃圾池8个、公厕5间……

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张廷街家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张廷街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由于地质滑坡严重,一家人从“宝一”小组搬迁到了沙坝河安置点,在政策的扶持下,建起了一层小洋楼。

按照“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的扶贫思路,张廷街家得到了5万元的产业扶持小额贴息贷款,开始了全新的生活。2017年腊月22日,对于张廷街家来说,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了,因为他家的“夫妻理发店”在宝华村开业了,理发一人仅收费10元钱,没想到一天下来,居然有了200多元的收入,这让全家人开心极了,信心也更足了。“党的政策真好,搬到安置点后,住房安全了,孩子上学方便了,看病方便了,生产生活更方便了。这两年,理发店的收入有三万多元,和过去相比,真是好太多了。”说到未来,张廷街一家充满了希望。“我的病情好转了,可以做一些轻巧活计,在附近打零工贴补家用,大娃上小学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相当于领工资上学呢!家里的核桃每年收入也有七千多元,并且产量会越来越高,每年除了生活开支、社会应酬等,都有些结余,我们会认真经营好理发店,把两个孩子供到大学毕业……”

“夫妻理发店”只是宝华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和张廷街家一样,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宝华村的群众有的开起了宾馆、有的开起了饭店、有的开起了超市,繁华了宝华村的经济,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如今走进宝华村,乡村公路通畅化,村组公路网格化,路灯照亮了乡村的夜色;一片片核桃林春来花香沁人,秋天硕果累累;各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充实着群众的“钱袋子”。安置点里的小河淌水滋养着这里的每个生灵,河边各色菊花让人仿佛置身于某个小城镇,也让整个村庄都充满了灵气。夫妻理发店杆杆的理发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村里男女老少的精气神!听,“咔嚓咔嚓”的理发声仿佛在说:乡亲们哪,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哪!(杨成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