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利用工作闲暇之余,我认真品读了《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曾国藩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家风是春雨,温润无声;家风是茶,醇厚芬芳;家风是画,连城之璧;家风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富裕,还是一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开源节流、勤俭持家,这就需要我们全民形成勤俭之风。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才能标本兼治、春风化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蔡海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