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纪检人·手记】我和大爷“聊”得来
发布日期:2025-03-19 10:57:08    信息来源:永德

我是永德县纪委监委选派到班卡乡放牛场村的一名“自然村长”。初到放牛场村时,我遇见的第一位村民便是家住在村委会附近的崔大爷。彼时,他手头上正忙着农活,却仍抬起头,热情地向我招手示意,那质朴的善意瞬间让我感受到了村里人的温暖。

再次见面时,我却碰了一鼻子灰。当时,崔大爷坐在门口编竹篮,我主动上前搭话,“大爷您手艺真不错”,崔大爷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接着说道,“大爷,我是驻村工作队员,来跟你了解了解情况,您编的竹篮一只能卖多少钱?”可崔大爷依旧一声不吭,继续低头编竹篮。这一刻,我尴尬极了,不禁在心底犯起了嘀咕,“难道崔大爷不欢迎我这个外来人?”看他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识趣地走开了。

后来,我从村支书的口中得知崔大爷是一位失语症患者,并非有意不理睬我。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多心感到些许愧疚,也对崔大爷多了一份莫名的心疼。

在我驻村的第二周,有天崔大爷行色匆匆地跑到村委会,对着我不停地比划,但我始终不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最后,他索性拉着我就往外面走,半跑着来到村里水管汇集分流点,才发现原来是有根水管的连接头松了,水正汩汩地往外冒。这时,我才明白崔大爷是让我找些塑料薄膜和工具,跟他一起修理水管。由于水压很大,再加上我不能准确领会崔大爷的意图,在修理的过程中,我俩都被喷出的水打湿了大半个身子。修好水管后,崔大爷拉着我去他家烤火。崔大爷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生活物资也都齐全,他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就是在那一天,我得知崔大爷的老伴同样也是失语症患者。崔大爷的儿子在外务工,平日里就只有他和老伴相依为命,老两口相互扶持,在这无声的世界里,认真地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关心关爱村里的 “一老一小”,是我们驻村干部的职责所在。从崔大爷家回来的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我辗转反侧,下决心要多学一些手语,更好地与崔大爷一家沟通交流。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学习通用手语,还向附近的村民请教本地的手语表达方式。渐渐地,我和崔大爷交流起来越来越顺畅,我也学会用手语问他:“衣服够不够穿?家里的土鸡卖出去几只?今年的玉米收了多少袋?” 每一次交流,都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驻村半年来,每次我从县城回到村里,崔大爷总像迎接自家亲孙子一样,急急忙忙地跑过来看我,并用手语比划着,“吃饭了没?从哪个方向回来?” 那关切的眼神和动作,让我心里暖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陪崔大爷“聊”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聊得来。每一次用手比划,每一个眼神交流,都让我更加了解这位善良勤劳的老人,也让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有了更深的感情,他们身上那种勤劳质朴的品质,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成了我驻村期间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德县纪委监委选调生、班卡乡放牛场村第一片区“自然村长”  李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