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当你觉得无力时就读书吧
发布日期:2022-04-11 11:14:53    信息来源:凤庆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躲避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突然想起了那个民国的女子张幼仪。

张幼仪将自己的一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去德国前,她大概是什么都怕,怕离婚,怕做错事,怕得不到丈夫的爱,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伤害;去德国后,她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怆痛,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人生最晦暗时光,如一张大网,铺天盖地笼罩着她,一切都跌至谷底。

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如张幼仪一样的女子吧。灾难与痛苦让张幼仪一夜长大。离开徐志摩的张幼仪,留在了德国,夜以继日,努力学习德文,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德国斐斯特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在德国,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学得一口流利的德语。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那个在异国他乡的女子,或在教室里,或在自己家里,或在周末的郊外,手捧一本书,或思考,或写,或记,沧桑的脸庞慢慢平和、从容、宁静。她获得了重生,找到了自己,迸发出一个女子体内蕴藏的所有力量,变成一个独立、自信且活得漂亮的女子。

1927年,张幼仪受到邀请,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她还担任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她每天上午九点正准时到银行办公室上班,她的办公桌摆在最后头,整个银行的状况一览无遗。有人开玩笑说,她这种分秒不差的守时习惯是从德国哲学家康德那儿学来的。除了负责银行的经营,每天下午五点,她还要补习一小时国文。六点钟她再到云裳时装公司打理财务。

张幼仪的这段过往,看得我既心疼又肃然起敬。

是的,是读书,让这个曾经不幸的女子眼界开阔、内心丰盈、智慧宽容、笑对人生,对爱也有了别样的理解。

晚年的张幼仪,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答道:“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样的回答,厚积薄发,嘴上谦逊着,可内心却自信满满:生活曾辜负了我,可我却不曾辜负生活,活成了最好的自己。

几十年后的我看这段文字,不由得拍手称快。

岁月原本不会相欺,是我们支付了太多美好,又不愿和平对待,所以才有了诸多的不容易。人其实不必和时光相争,因为有一天,时光依旧锋利如初,而我们已清淡如水,从容似风。

彷徨无助或举步为艰时,常常会躲进书房,放一曲轻柔的音乐,泡一杯绿茶,手里捧本书,安静地读起来。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世界也仿佛在那一刻凝聚,观历史、品哲学、读故事、学知识……书中的世界太宽阔,心就不知不觉亮堂起来。

所以,当你觉得无力时,就读书吧!它带给我们的力量,可能抗衡生命中所有的狂风暴雨。(史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