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阿香是滇红茶厂一名退休职工,而今年过半百的她,在制茶战线上奋斗了30个春秋,见证了凤庆茶叶产业发展的点滴,在制茶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给儿孙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她工作日每天早晨6点起床,从家到公司差不多半个城的距离,上班几乎没有迟到过,等同事都到岗时她已打扫好卫生、烧好热水。然而命运多舛,30多年勤勤恳恳参与制茶工作的她,患上了哮喘病。我原不知哮喘为何病,直到去年底的一个周末我在县城加班,她突然发病,我和丈夫都不在身边,后面我赶回去把她送到医院抢救,我整个人都懵了,第一次看着她经历病痛,第一次觉得生命在疾病面前是那么脆弱,只希望我家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易发病的冬季。
在我心里,所有优秀的形容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她,她曾经荣获市县“三八红旗手”称号,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留芳百世的伟业,但她怀瑾握瑜的品德,却一直激励着我。从出生开始她一直在适应不同的角色,起初是“女儿”,然后是“母亲”,现在成了“奶奶”。
在我的丈夫四岁那年,我公公有一天骑自行车回老家,就再没回来过,从此,她就成了外婆心中最牵挂的孩子。一个人要带着四岁的孩子在县城立足,除了坚强、勇敢,她别无选择。逢年过节,她都要带着孩子回外婆家、奶奶家,即使回不去,也会准备糖食等东西提前寄回去;包括我和丈夫结婚后,如果回不了我那边的娘家,也要我准备东西。其实我心里都懂,她是在言传身教,要让我和丈夫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
如今,我的女儿快三岁了,我一直在乡镇工作,丈夫工作太忙,带娃的重任就落到了婆婆身上,记得女儿学说话第一声叫的是“奶奶”,女儿每一餐辅食都是由她精心准备,注重膳食合理营养搭配,每次用餐都会用一些方式方法引导女儿同意关掉电视或者手机,每次周末回家都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每个周日在我返回乡镇前还有一桌丰盛的晚餐,让我幸福感满满的。
多年来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她没有再嫁呢,这20多年来依旧一个人”,慢慢的时间告诉了我答案。在生活中我从我老公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温暖,每个节日、生日都给我们仪式感;在工作中他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论工作多累多繁杂,从不把不愉快、不顺心的事带回家;结婚快四年,对我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一句责备,更多的是关心与爱护;对孩子更是宠爱但不溺爱,他说我没有体会过父爱,我要让我的女儿能够真切完整的感受一生。
她还是一名中共党员,社区通知的组织生活从不缺位、积极响应,会上都认真听讲、做笔记,带着小孩去开会不方便,她就把孩子寄在一个阿姨家,会后又去接孩子。她按时积极交纳党费,工资比我们低、党费比我高,但是交党费比我们更上心。她关心国家的时事,关心身边条件没我们好的群众。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七一前,她教孩子《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我们一家都深受党的庇护,她要让她的孙女从小就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我将以上文字发给我的婆婆,她笑笑说,“姑娘,你啥时想起要给我的人生一个小结,现在想来,所有的坚强和所谓的能干,都只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让我儿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了有良知,有当担,别无所求。而今,我只希望我们这个小家庭和和睦睦、开开心心。我们大家都要记住: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食其力才是最好。”
阿香,这个时光里最美的人,我庆幸自己能成为她的家人,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儿可以把奶奶也写进她的文章,而且比她妈妈写的更好。(杨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