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幼儿园为开展“童心向党、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在紧张地排演着节目。有天傍晚,一家人正吃着饭,快递小哥便送来了表演用的“红军装”。
许是小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尤其是解放军、警察、消防员这样的角色,更是多了些憧憬和向往。一听这是战争时期,红军穿的衣服,儿子放下手中的玩具,着急想要试穿。
晚饭后,还等不及收拾,儿子便迫不及待地换好红军装,挺直着腰身,理了理帽檐,迈着正步朝着客厅走去。走了一段,又害羞的转头看了看我,说道:“我现在是红军小战士了”。
说罢,又转头看向正看着电视的母亲问:“外婆,你知道这帽子为什么会有一颗红星吗?”
母亲笑着说道:“这颗红星,可是有故事哩……”
看着正趴在母亲腿上、听得专注的儿子,一时间,儿时的画面如老放映胶带被一帧一帧拼凑了起来。记忆里,我似乎也曾“拥有”过一颗红星。
那个时候,我们家住在邮电大院。左右邻居家小孩和我们姐弟差不多大,彼此的交往亲昵的像一家人。
仲夏的一个傍晚,所有人都在院子的大榕树下乘凉。长辈们下着象棋、妇女们聊着家常、小孩子满院子的疯跑,很是热闹。
“红星闪闪放光芒,红星闪闪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丈……”一曲欢快的音乐从隔壁老爷爷的电视机里传出来。
几个小伙伴趴在窗台,看得入神。
荧幕上,两个孩童正抱着树干向远处搜寻着什么。
椿伢子问:“冬子,你说他们为什么叫红军?”
潘冬子回答道:“听我爸爸说,他们的帽子上多了一颗红星。”
细想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观看《闪闪的红星》的情景。影片中,小主人公潘冬子的父亲在临行前给他留下了一颗红色五角星。也正是在闪闪红星的激励下,年仅十岁的冬子机智勇敢地送盐送信,配合红军游击队破坏敌人搜山计划,靠一己之力除掉了大恶霸胡汉三,历经风雨最终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看完电影,好几个小伙伴都已哭红了眼睛。我们搬来小板凳,老爷爷一面讲述着他们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真实经历,一面用大红纸裁剪成一颗颗五角星送给了我们。
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有着11年党龄的党员了,当初爷爷送的那颗红星早已不知去向,但它如是一粒种子,埋藏在我心间,引领着我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祖国、感恩祖国;又如是一种信仰,伴随我成长,照亮初心,牢记誓词,砥砺前行。
正想得出神,儿子拍了拍我说道,“妈妈,我也想要一颗红星。”
“好啊”,我说着,然后起身到柜子找来红纸和剪刀……
这一刻,屋内,母亲康健、孩子开心、妯娌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屋外,天色已渐渐暗下,院场里的灯盏也亮了起来,人们谈笑的、乘凉的、下棋的、遛狗的,三三两两,好不热闹。而这份静谧与幸福,只因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只因我们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怀抱里……(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