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再见水磨房
发布日期:2021-03-23 08:49:02    信息来源:凤庆

水磨房与茶马古道,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都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们依然留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人们记住的,不仅是它的历史,还有它的精神,一种让人不断向上的精神。

阳春三月,在古墨再次见到水磨房,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只是记忆中的水磨房和这儿的水磨房不大一样。第一次见到水磨房,大概是六岁,记得那是一个有阳光的早晨,我跟着妈妈到离家三四公里外的小河边磨面。我和妈妈到的时候,磨房外已排了一串人,守磨的老大爷大概六十来岁,在磨房里不停地忙碌着。磨房中间,一大块石磨在水的推动下咕噜噜地转着。因为人很多,到我们的时候,已是下午,走的时候,妈妈用磨房里的老葫芦瓢给老大爷盛了两瓢面,算是酬劳。

这是家乡水磨房留给我的最初也是全部的记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当年的老大爷,不知是否还守在水磨房旁,用手抖着岁月的灰尘,遥望那段跟着水磨转动的岁月;当年的水磨房,是否依然跨立在那山涧,孤寂地沉默着。这些,都只能想想了,毕竟它留给我的记忆仅仅只是几个小时,只是再次看到古墨水磨房群,心里却多了份牵挂,这就是每个人都深藏在心里的那份浓浓的乡土情结吧。

踏着山歌,踩着石板,收回遥远的思绪,眼前依山傍水的民居,积淀着岁月尘埃的水磨房,清亮的河水,牧归的牛群、孩童好奇的眼神,老大爷坐在石磨房里用瓦罐烤茶的那份自得。这景致,美丽如画,却让人禁不住的忧伤。

磨房里光线很暗,棕色的蓑衣挂在斑驳的墙上,圆圆的石磨斜斜地躺在石槽里,干脆的木柴静静地靠在火坛旁,它们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消无声息地守护着一个离我们远去的时代。站在磨房里,眼前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只有那铜壶下“哧哧”响的火苗,异常耀眼,火苗印着正在用瓦罐烤茶的老大爷的脸,那脸皱纹深陷,把磨房里的故事一举绽放。我拿着摄像机,对着那火苗,对着老大爷和与老大爷交谈的朋友,久久地凝望,眼泪却模糊了双眼。

“老大爷,现在磨面的人多吗?”朋友问。

 “有是有,但不多了,以前这可热闹了,人们一边磨面一边拉家常,而我最怀念的时光,就是马帮经过时听‘啼哒啼哒’的马蹄声和赶马汉子的吆喝声,那声音听着让人舒服。现在马帮没有了,磨面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说完,老大爷“吧哒吧哒”地吸着烟,也许,在烟雾燎绕中,他才能把在水磨房度过的美丽时光回忆得更真切,从而守望住幸福。

告别老大爷,沿着长长的石板往回走,忍不住回头张望,双眼再次与水磨房相对时,仍然感动如初。   (史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