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对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为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没有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同时间赛跑的冲刺期,但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还刮得不小,比如:只想着领导满意,不顾及群众所盼;纸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无所作为;眼睛光盯着上面,不理会现实需要……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禁而不绝,而这些无疑都是在败坏队伍作风,令广大群众对基层扶贫的党员干部丧失信任,必须坚决纠正,刻不容缓。
要打赢收官之年的收官之战,就不能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搅局”的机会、有藏匿的“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给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红灯、踩刹车。
不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来“搅局”,必须把“头雁效应”扶正。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主体,也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体。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深入查找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存在的政治偏差,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特别是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不敬畏不在乎、空泛表态、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用过硬的措施,下过硬的功夫,从源头上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病灶,以作风建设的“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不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来“搅局”,必须把“具体问题”抓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由来已久,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稍不留神就会反弹回潮,基层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整治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最盼望的是保持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具体问题抓起,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起底”“曝光”,为从根本上“力戒”这一恶习、“根治”这一顽症提供精准靶向,一个炮弹一个坑,以具体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在收官之战中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灭于无形。
不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来“搅局”,必须把“监督落实”做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贫困县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精准治理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苗头性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要严肃问责,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要从严查处。要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坚决清除各种“微腐败”“保护伞”“绊脚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完成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任务,决不能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滋生“过关心态”搅乱全国脱贫攻坚大局,要注重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脱贫攻坚优异成绩。(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