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摘登
中国日记·11月5日 | 聚进博 享机遇
发布日期:2020-11-06 09:18:39    信息来源:临沧市纪委

黄浦江畔,大潮奔涌。有“四叶草”之称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了!

晚上8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发表视频演讲强调:“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习近平主席的话语铿锵有力,宣示中国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决心。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三年一路走来,始终向世界敞开怀抱、与各方携手同行,奏响了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大合唱。

首届进博会上,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第二届进博会上,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第三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70%,数量达到往届规模,平均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14%。不止如此,有数十家企业为本届首次参展的“新朋友”,还有近百家企业已经签约参展未来三届进博会。

走进“四叶草”,六大展区分布在八个展馆上下两层。其中,消费品展区面积最大,展品涵盖家电、家居、美妆日化产品、宝玉石及生活用品。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集中了各国美食,也是国别数最多的展区。技术装备展区汇聚了材料加工及成型装备、工业产成品、自动化、数字信息化、工业解决方案等参展企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包含医疗器械、药品和保健品等展品。服务贸易展区涵盖文化旅游、物流和金融领域方面的全球知名企业。汽车展区同样看点十足,许多车企带来了首发车型及最前沿的汽车技术。

另外,结合全球热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本届进博会还新设了公共卫生防疫专区、节能环保专区、智慧出行专区和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四大专区。

各国展商对进博会热度不减,各地采购商同样给力。记者从第三届进博会新闻中心了解到,各地共组建了39个交易团,注册单位11.2万家,专业观众共计40万人。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由于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进博会也成了今年全球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线下展会。

防疫元素融入场馆的方方面面。进馆安检在刷脸的同时自动测温,供休息用的茶座桌上用透明玻璃板分隔空间,随处可见的防疫用品自取点,就连憨态可掬的进博会吉祥物“进宝”也戴上了口罩。

进博会受到热捧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底气和定力。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方面也实现“逆袭”。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对外贸易额增长0.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2%,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习近平主席三年前的郑重承诺犹在耳畔。

三年来,“进博效应”不断显现。我国已多次降低进口关税,更多全球优质商品以更低价格直抵中国消费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今年9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64.04%和84.87%,通关成本明显降低。自贸试验区“扩围”步伐加快,全国已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作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将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姜永斌  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