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永康村党总支部书记茶文荣违规发放福利费40600元;违规为村组干部购买手机40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临沧市纪委监委通报的其中一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近年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担当,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延伸到基层,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发力、精准监督,为脱贫攻坚架起纪律“高压线”。2019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11件,处理1201人。
以问题为靶心,精准措策,倒逼责任落实。切实发挥巡察和派驻监督作用,聚焦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扶贫项目落实、扶贫资金监管等方面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蹲点式”“体验式”监督,做到项目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确保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规范。
把群众信访举报、扶贫专项审计、财政监督检查、市委专项巡察作为问题来源的重要途径,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题排查、线索移交、线索处置、问责追责、通报报告工作机制,加大问题线索督办、处置力度,督促问题整改,促进主体责任落实。
聚焦扶贫领域、基层反映填表多、检查多,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泛滥等问题,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坚决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2019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47起185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9批86起。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印发《临沧市关于扶贫领域纪律作风要求的通知》,明确脱贫攻坚纪律,着力破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不严不实、失职失责,职能部门落实扶贫政策不到位、监管不严,党委、政府履行脱贫攻坚责任不力,工作不扎实,导致扶贫政策不落地、脱贫攻坚受影响等突出问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们要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紧盯惠民资金兑付、群体反映强烈等问题,持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全力护航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赵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