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摘登
临沧:为廉洁文化建设“烙上”民族印记
发布日期:2022-05-20 16:49:19    信息来源:永德

“‘桑堪比迈’是布朗族每年都举行的年节,节日期间,人们会用少许清水为族人沐浴、泼水,意为洗去污浊、保持干净……”夜幕降临,临沧市双江县勐勐镇忙乐四组活动广场上热闹非凡,穿着绚丽民族服饰的老乡们围坐在篝火旁,认真聆听着宣讲小分队用布朗族语言讲述的专属于布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等特色廉洁文化知识。  

近年来,临沧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用好民族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地方民族文化,拓宽宣传阵地,丰富廉洁文化建设内涵,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廉洁文化在净化政治生态中的作用,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用少数民族廉洁文化涵养临沧政治生态土壤。

“家风建设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家风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的一抹亮色,他们展现家风的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该市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在家风文化建设中,沧源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佤族“江三木落”等本土廉政故事,传承和弘扬本土家风家训中的“勤廉”元素,耿马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清官廉吏、革命先辈家风中的爱国、清廉、仁义等元素,通过讲好本土廉政故事营造家风好、民风淳、政风清的良好氛围。

双江县纪委监委充分结合多民族县特点,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以挂钩村沙河乡允俸村为试点,依托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远程教育设备,用好“大喇叭”、“小喇叭”这一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方式,传递廉洁清风,尝试开通“廉情播报”宣传教育栏目,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向村民广播党纪法规、廉洁故事、家风家训等内容,让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听到清廉“好声音”,使廉洁之风“走”进大街小巷、“吹”进千家万户。

“厚植廉洁文化,需要化无形为有形,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阵地场所。”临沧市纪委监委通过统筹廉洁文化建设力量,整合廉政教育资源,打造廉洁文化警示教育基地,以书法、绘画、摄影、视频、投影、电子沙盘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了临沧“民族”的独特魅力,展现了临沧民生向好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形势。

“在下步工作中,临沧市纪委监委将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持续把‘民族元素’融入到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为廉洁文化建设‘烙上’民族印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林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