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欢迎你来到市纪委纪检监察三室挂职锻炼,你之前是否参与过纪律审查工作……?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掌握的怎么样,这些可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在纪检监察室工作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特别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监督别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这些一定要做到……”。这是我到市纪委挂职报到那天,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鲁主任对我说的一些话,这既是要求更是鞭策。
到市纪委挂职锻炼,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从县纪委到市纪委,从党风政风监督室到纪检监察室,从监督执纪岗位到执纪审查岗位,工作层面、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完全发生了变化,加之挂职锻炼的时间只有半年,深知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交织,一方面是自己从未参与过纪律审查工作,学习须“从零开始”;另一方面是可以得到多岗位锻炼,丰富工作阅历,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个星期,其他同事正忙于案件查办工作,我没有接到具体的工作任务,我就认真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党内法规以及执纪审查文书格式,熟悉历年案件卷宗,网上查阅执纪审查有关资料,学习室务日常工作,边看边问边学边思考,不断地充实自己,为具体执纪审查工作做好准备,时刻迎接新的工作任务,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如我所愿,第二周星期一早上,收案件监督管理室移交来的一个问题线索,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相关规定,我室召开了室务会,综合分析和排查,按程序报批后,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对该问题线索进行处置,紧接着就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核查组,我很荣幸参与该问题线索的核查工作,既激动又期待,因为这是我人生中参与调查核实的第一个问题线索。
初步核实工作很快就启动,我全程参与了谈话笔录、调查取证、撰写初步核实报告等相关工作,直至该问题线索转立案审查并调查结束。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没有从事过纪律审查工作的我,自认为工作很容易入手,但纪律审查工作比我想象的更为复杂,此刻,我深感“知识恐慌”,工作推进吃力,学习须全面广泛,既要学业务知识,也要学政策法规、经济、“三农”等各方面知识,工作的统筹性要求也比较强,既要做好外业也要做抓好内业。
“执纪审查工作须胆大心细”这是我学习的另一个感受,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执纪审查工作有严格的办理时限、报批程序和纪律要求,纪律不能松、时间不能拖、线索不能压、工作不能停,各项工作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从案件承办报批的每一道程序、到调查取证的每一项措施节、谈话笔录的每一句谈话、再到草拟执纪审查文稿的每个字句等每项工作都要非常细心谨慎,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任何线索都不能放过、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只有这样才能查办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记得有一次我拟写处理意见时,由于工作不细心、学习不深不透,误认为“谈话诫勉”与“诫勉谈话”是一个概念,把本应建议给予赵某同志谈话诫勉的问责,但写成了给予赵某同志诫勉谈话的问责,这可是严重的理解错误,还好有领导和同事们及时纠给予纠正;后来通过学习才了解到,谈话诫勉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对党的领导干部问责的一种方式,而诫勉谈话是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第一形态的一种方式,虽然两者都是党组织对有问题的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但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又如,三个月来,我参与案件谈话笔录10余次,令我深有感触,谈话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制度谈话谈话方案和谈话提纲,谈话中要全面了解情况,详细记录谈话对象基本情况、违规违纪事实等,谈话后要及时分析研判,推动执纪审查工作向前推进;整个工作都要仔细严谨,如果有关情况不清楚,匆忙上阵,效果不佳,甚至致使问题锁不准、关口扎不牢。当然,除了细心谨慎,工作还须大胆作为,敢于直面问题,不怕得罪人,因为这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而我们一直在执纪审查路上奔跑。时间飞逝,转眼挂职锻炼已经过了一半,我参与了案件初核工作、撰写纪律审查文稿、参加“六个严禁”专项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纠正“四风”调研、国庆中秋节前明察暗访等工作。三个月来,我深感到工作很充实,收益匪浅、感触很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比如践行运用《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不够、对党纪党规理解把握存在差距、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加强等。
今后,我将牢记使命,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珍惜挂职机会,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实践,实践中历练,历练中成长,担当起纪检干部的使命和职责。(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