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总会听到“纪检干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纪委的人是不是都眼瞎了,谁谁谁贪污了多少公款也查不到”等等各种各样的议论。很多时候,作为纪检干部的我们都秉承“身正不怕影子歪”的理念,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认真仔细查处好每一个案例。但当没事的时候想想他人的议论,其实很多事情便非空穴来风,有些“议论”值得拿来对照反省。
开门见山的背后“议论”。有的人心直口快,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人在背后的议论可能很难听,却很客观实在,句句直戳人心,却能将事情真相还原得清清楚楚,听到这样的议论,我们应该庆幸还有人敢说真话。
怨气很大的背后“议论”。每个人都会用自己有限的精力为自己垂死挣扎,但当一个人受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时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放荡不羁,将他人或自己贬到一无是处,听到这样的议论,我们要知道问为什么他人会有如此大的怨气,反省是不是在监督执纪中真的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
值得反省的议论还有很多种,但无论有多少种,作为纪检干部,面对他人的背后议论,我们应该做到:一是对照议论找不足。“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有些议论虽然话语很难听,但却说到重点,一针见血,面对这样的议论,我们要学会谦虚聆听,认真查自身存在的不足;二是议论不盲目跟风。有些人在遇到别人在背后议论时喜欢找存在感,积极加入别的的议论,指出他人过错时信誓旦旦,他人指出自己存在问题时脸色马上“有晴转阴”,作为纪检干部,当别人在背后议论时要学会听之、观之、辩之,不盲目参与,不无理争吵;三是对议论不麻木。就像“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样,议论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不去在乎,不去关注。虽然有些时候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但它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磨平我们的棱角,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意识,辨别的意识。作为一名执纪者,我们不应该对他人的议论麻木不仁,应当善于思考,认真总结,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实,利用他人的背后“议论”反省自己,就如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红脸出汗,虽然对自己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影响,但确实能让我们以更加公平、公正的角度审视问题,能让我们尽早注意到自己在监督执纪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时候甚至能找到不知如何处理的线索突破点。( 罗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