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英帝国指示小麻哈通过南木头人岳坎到班老部落,给班老王昆爱(保卫国)送礼。”“你我都是葫芦王地的阿佤子孙,为什么要去吃洋饭?快带着你的东西滚开,我们才不稀罕做什么外国人。”……
在沧源县最近刚结束的一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上,红廉主题情景剧《三封书信》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眼球。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沉浸式体验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抽象的廉洁理念具象化为鲜活的历史场景与人物故事,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在角色代入与互动参与中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和清廉风骨。
近年来,沧源县立足本土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深挖红廉文化与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基因,通过整合县域红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先进人物陈列馆等平台,创新宣传宣讲、社会传播方式,将革命先辈、时代楷模的清廉风骨与民族文化的廉洁智慧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载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推动廉洁理念更好融入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效能。
沧源县将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纳入党校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中青班学习培训中,组织学员到班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鲍卫忠先进事迹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让党员干部了解佤族先辈们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斗争精神,聆听鲍卫忠法官为民务实清廉的动人故事,从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身上汲取奋进力量。
同时,结合用好沧源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常态化组织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对近年来查办的相关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总结并实时动态更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为让廉洁文化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沧源县持续用好“佤山清风讲堂”、“清风宣讲站”、廉洁“微课堂”等微阵地,在胞波亭里、大榕树下、“火塘”边、院坝里,把廉洁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让红色基因与廉洁信仰在边疆村寨落地生根。
“创新形式与载体,就要奔着入脑入心使劲。”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沧源县在抓实线下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方式创新、表达创新,推动廉洁文化线上线下贯通融合。一方面联合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精心选取典型案例拍摄制作“清风小剧场”系列普纪普法短视频,用本土语言、情景演绎等方式,线上开展警示教育。另一方面,拍摄制作“跟着主播游‘廉洁文化打卡点’”小视频,和主播一起沉浸式感受佤山廉洁文化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创新表达,推动平台载体迭代升级,用好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深挖活用其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实现宣传入眼、教育入脑、廉洁入心,让廉洁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党员干部群众生活,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廉洁文化的参与度、体验感和认同感。(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