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以廉为媒 沧源让廉洁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4-01-31 09:01:05    信息来源:沧源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我们佤族讲这句谚语,是要告诫人们面对某些诱惑或危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洁身自好,避免陷入麻烦。”寒冬时节,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来往的游客正围坐在火塘边,听魔巴讲述着佤族的谚语故事,火光一跳一跃,照亮了游客的脸颊,故事生动形象,潜移默化走进游客心里。

去年以来,沧源县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廉洁文化进景区,丰富廉洁文化旅游内涵。

依托翁丁村丰富的佤文化人文资源禀赋,该县纪委监委以“火塘宣廉”“美食品廉”“文化蕴廉”为抓手,将廉洁文化嵌入景区旅游产品中,让廉洁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走进翁丁景区大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县纪委监委拍摄的廉洁文化短视频。短视频中展示了佤族寨桩、木鼓等文化符号中蕴含的敬畏与警示,讲诉了佤族建房的讲究、鸡肉烂饭里的故事等,让廉洁文化可听、可视、可感。

走进寨子深处,游客们纷纷来到景区“鸡肉烂饭展示户”家中,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听佤族妇女讲述鸡肉烂饭的故事。“鸡肉烂饭就是要把鸡肉撕开,均匀的搅拌在稀饭里,这样大家都能公平共享,谁也不多吃多占。”佤族妇女一边为游客添满稀饭,一边介绍。

寨子里还有许多不上锁的小房子,导游向来往的游客介绍,这些小房子是农户用来储存粮食、瓜果农资的小仓库,佤族地区一直秉持着“日不闭户、夜不上锁”的淳朴民风,在这里没有妄取之民,群众互督互促,为沧源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除了听故事,品美食,翁丁景区还设置了沉浸式体验环节。“咚咚咚……”不远处木鼓声响了起来,佤族小伙敲响木鼓,佤族阿妹甩起头发,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跟随着佤族群众欢快的舞步,游客们围着寨桩载歌载舞,合着节拍敲响木鼓,一遍遍呼唤着“江三木洛”。“‘江’在佤语中是‘秤’的意思,‘三木洛’是佤族英雄。‘江三木洛’,在佤族文化中代表着智勇双全、公平公正的精神。”导游拉着游客的手,边打跳边解说,增强游客对少数民族旅游地的文化认同感。

“这是我第二次来翁丁,活动更加丰富了。以前看人家打歌,看个热闹拍拍照就走了,这次不一样,不仅体验了敲木鼓,佤族歌舞,还了解了这些民俗活动背后蕴含着的精神,我和家人都受益匪浅。”来自昆明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旅游景区流量大,是宣传推广廉洁文化的重要‘阵地’,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文旅部门开发更多廉洁文化旅游产品,探索更多互动性廉洁文化活动,持续推动清廉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