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县市信息公开 >> 永德县信息公开 >> 巡视巡察
沧源:“双语”巡察扫清监督“死角”
发布日期:2022-01-19 16:40:49    信息来源:沧源

“jūb krieh mgāig sian veui houig pao!(佤语:巡察组来了)……”这是沧源自治县十四届县委首轮巡察进驻勐来乡勐来村等9个行政村后,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向广大群众播报的佤语版巡察进驻信息。此外,巡察组还在巡察组驻地、被巡察单位以及各村委会、群众活动场所等广泛张贴双语版巡察公告,在“佤山清风”网站、“沧源融媒”手机APP上进行大力宣传。

“你会佤语,真的是太好了。”村民陈树祥握着巡察组干部小田的手说。

在交谈中小田才知道,该村民因年纪大了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几次想来反映问题都因语言沟通问题打了“退堂鼓”,最后还是听其他村民说巡察组里有会佤语的干部,这才找到了小田。

小田热情地接待了来访村民:“大叔,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慢慢说,我们组有6名少数民族干部,都能听懂佤语……”

一番交谈后,巡察组了解到,陈树祥的长子患病住院用光了积蓄,并且后期每个月还需要定期治疗,到有关部门申请享受相关政策,由于需要补充申报材料,资格审核一直没有通过。经过核实,巡察组及时将该信访诉求问题移交给勐来乡,并积极协调民政部门进行条件资格审核。

像陈树祥这样碍于语言交流的群众还有很多。沧源自治县被称为“世界佤乡”,全县佤族人口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0%,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至今,村寨中很多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习惯讲佤语,一些年长的村民,甚至听不懂普通话。为解决沟通难的问题,县委巡察机构在总结十三届县委巡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充实了县委巡察人才库,并在十四届县委首轮巡察中全面实施“汉语+佤语”的“双语”巡察,为巡察组与佤族群众沟通交流搭建桥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有效提升群众反映问题积极性,不断助力村级巡察工作扩面增效。

“我们将政治素质好、业务娴熟且会讲佤语、有乡镇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纳入巡察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在纳入县委巡察人才库的90人中,少数民族干部有47人,占总数的52.2%。”沧源自治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对村开展“双语”巡察期间,巡察组把贫困户、低保户、危房改造户以及村组干部列为必访对象,采用“双语”模式开展座谈,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入户走访、重点探访、跟踪追访,收集社情民意并从中找到“突破口”。对巡察发现的问题,根据具体性、时效性等特点,对事情虽小、但直接关系群众切实利益、且能够及时解决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解决问题或完成立行立改。

“通过开展‘双语’巡察,让群众听得懂、说得出、愿意说,着力破解交流沟通难题。”沧源自治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开展多语种巡察的新路子,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提升村级巡察知晓率,发挥巡察政治“探照灯”“显微镜”作用。(刘娇娇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