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涉及12个单位,发现各类问题182个,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174个,基本完成整改3个,正在整改5个,建立完善机制制度53个,清退违规资金22226元……”这是凤庆县十五届县委第一、二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清单。
2021年8月以来,十五届县委对县委办公室、县人大机关、县政协机关等12单位开展了专项巡察,并对教育系统开展机动巡察,对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涉粮问题专项巡察。
“从巡察发现问题看,有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到位,推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不够有力;有的制度建设滞后,议事决策不规范,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不到位……”据县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在巡察工作中,重点围绕组织领导是否到位、整改事项与反馈意见是否对应、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时限是否明确、责任人是否到位等内容逐项审核,确保巡察整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凤庆县切实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着力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方面重重着力,通过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问题条条有整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一方面,把督促巡察整改作为开展同级监督、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抓手。被巡察单位党组认真履行党内监督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内部经常性督促检查,传导责任压力,切实推动整改,提高了整改工作效能。一方面在日常监督上集中发力。对巡察反馈问题进行实时、动态、常态的监督,既盯关键点、关键环节,有效传导责任压力,又加强全程监督和审核把关,以“监督常在”促进巡察整改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推动解决问题是巡察工作的落脚点。凤庆县在抓住巡察发现问题这个“生命线”的同时,紧扣整改这个“牛鼻子”,做深做细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确保巡察成果“颗粒归仓”,切实发挥巡察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从巡察整改情况看,有的对巡察政治体检、治未病作用认识不深,未真正形成被巡察党组织与巡察组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推动整改的工作氛围;有的就整改抓整改,在建机制、管长远、补漏洞上有差距……”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在通报会上强调要用好问责这一“杠杆”,对整改工作的进度、质量、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对推诿拖延、敷衍塞责,措施不细化、不落实,整改不力的,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公开通报。
“我们将立足解决普遍性、系统性问题,以点及面、举一反三,强化整改落实,解决共性化问题,不断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全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看到巡察带来的新作风、新变化、新气象。”凤庆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沈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