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大哥,您家每年都领到边民补助吗?有没有听说公职人员也领取的……”“我家都能按时领到补助,挂钩干部也经常来家里宣传相关惠民政策……”近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对边民补助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为不断加强边民补助工作的有效监督,县纪委县监委有效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1+1+1”监督工作机制,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协调,第一纪检监察室牵头组织,派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6个边境乡(镇)纪委具体运用“源头式”“蹲点式”“嵌入式”等体验监督方式,对2008年以来边民补助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018年以来,边民补助政策由按户施策调整为按人施策,为精准识别边民补助对象,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补助范围和对象。同时,加强对乡(镇)边民补助工作的指导,强化边民认定、造册和信息化管理,确保享受边民补助对象的准确性。”在监督检查时,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全面检查边境乡镇边民补助政策执行情况,督促乡(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把好边民补助发放的“第一关”,督促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边民补助经费监管职责,规范资金管理。
据了解,2008年至2019年全县累计发放边民补助资金16047.925万元。目前,6个边境乡(镇)正在有序开展边民补助对象信息核对等工作。
“我们将进一步延伸监督检查触角,拉紧纪律‘高压线’,持续紧盯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纪律作风等方面问题,对敢向边民补助‘伸手’的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徐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