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宣布处分时,面对同事,怕被指指点点,心里包袱很重,思想压力很大。纪委的同志定期不定期回访,和我交心谈心,让我倍感温暖,帮我消除了顾虑,解开了心结,重拾了信心。”这是镇康县纪委监委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回访教育时,一名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心声。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关爱并重,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暖心回访教育,鼓励“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充分彰显执纪“温度”。今年以来,该县已对17名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回访教育。
开展回访前,回访人员做足功课,详细了解每个受处分人员违纪违法情节,全面了解受处分人员的思想状况、精神状态及工作表现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回访过程中,通过与受处分本人面对面进行回访和与其他干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受访人员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困难问题,深入了解受访干部日常真实表现,进一步帮助受处分人员分析所犯问题根源,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他们在思想上转化、行动上改正。同时,积极听取受访人员和座谈对象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回访教育综合效果,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进步。
“通过对受处分人员进行回访,一方面是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疏导,激励干部重整行装、担当作为;另一方面是督促党组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在彰显纪律的刚性约束的同时,体现组织关爱,做到既打‘板子’又开‘方子’。”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及时建立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台账,明确回访对象范围、时间、程序、注意事项,依托乡(镇)纪委(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分批次进行回访教育,推动回访工作有效落实。通过精准回访教育,让受处分干部放下包袱、打开心结,正视自己的问题,找准改进方向,真正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同时,回访过程中还重点掌握受处分人员所在部门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化以案促改等相关情况,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处分决定不是‘终点’,对犯了错误的同志,我们‘能拉一把的要拉一把’,而处分后的回访教育工作,就是让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放下心里包袱,重拾初心,砥砺前行。下步,我们将突出回访结果的运用,做深做细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真正达到‘回访一人’‘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这样说。(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