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88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处理121人次占65%,第二种形态45人次占24%,第三种形态10人次占5%,第四种形态12人次占6%……”数据的背后,是云县纪委监委未病常防小病早治大病快治重病严治的生动实践。
据悉,该县坚持把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对象、情形、方式等进行细化明确,以制度化推动落实第一种形态规范化、常态化。
同时,把日常教育提醒作为“未病先防”的主要方式,通过任前廉政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政承诺书等方式,对即将走上新岗位的领导干部开展廉政教育,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清醒就任、清正履职,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
此外,为将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例行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等情况建立台账,通过痕迹化管理,让“谈没谈、怎么谈、谈什么、发现的问题”等情况一目了然,并将运用“第一种形态”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检查考核内容和巡察工作内容,杜绝弄虚作假,防止流于形式。
“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党员干部时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让有问题的干部知错就改,没有问题的干部受到警示,这是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段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