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表态,我建议把坚果出售时高于市场价部分的分配方式列出来。”
“我也有条建议,各家得多少钱怎么计算的,应该登记出来。”
近日,在双江县邦丙乡乡纪委的监督指导下,邦况村组织坚果合作社社员召开民主讨论会,现场气氛热烈,社员们踊跃发言,逐条讨论修改合作社管理章程。这是全市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透明运行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惠民行动”中,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紧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管理、收益分配、阳光公示等关键环节,以精准监督推动村级合作社在“阳光下”运营。
“公开透明不是简单的‘晒账本’,而是通过监督推动制度完善起来,程序规范起来,让成员真正参与进来,共享发展成果。”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主责部门强化内部管控,该纪检监察组监督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健全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围绕合作社名录管理、挂钩联系等重点环节完善相关程序,推动出台《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临沧市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任务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夯实规范发展基础。
在县级层面,云县纪委监委制定印发《云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清单中对监督村集体投资运营方面内容进行明确,推动监督下沉落地。沧源县纪委监委则督促各乡镇积极建立合作社信息公开制度,明确要求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等渠道,定期公开财务收支、经营效益、收益分配等情况,保障社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过去合作社赚多少钱、怎么分,我们心里没底。现在好了,‘账本’晒在阳光下,大家一目了然!”双江县邦况村坚果合作社社员李大哥的感慨,道出了许多社员的心声。
通过为合作社发展“立规矩、划红线”。目前,全市40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日趋规范,有效带动近16万人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常态化、精准化监督,坚决守护好农民的‘钱袋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郭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