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沧源架稳基层监督“小探头” 托起群众“大幸福”
发布日期:2025-03-19 10:54:44    信息来源:沧源

“自从修了这条路后,村民出行方便多了。”面对前来走访的纪委工作人员,勐董镇坝卡村村民李某某竖起了大拇指。

 此前,村民反映该村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因路面破损严重,人车出行存在安全隐患。镇纪委在了解情况后,随即在镇重点工作会议上提出该村道路失修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协调向有关部门申报道路修建事宜,对工程质量、修建进度、资金划拨等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确保道路修复工程有序推进,昔日群众的“烦心路”终于成为了“暖心路”。

 群众关切处就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整合和优化人员力量,架稳基层监督“探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针对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组织不健全等问题,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与组织、机构编制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突出实干实绩选贤聚才导向,采取公开招录、内调外引等方式把具有党建、财税、执法办案等工作经验的“能才”吸纳进来,将一批懂基层工作、热心为民解难的干部选配到乡(镇)纪检监察岗位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强化基层监督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打破横向壁垒,将10个乡镇就近整合,建立“1名班子成员+N个纪检监察室+N个乡(镇)纪委+N个派驻机构”的战斗模式,按东中西部地理区域划分为3个监督执纪执法协作片区,片区内实行联合监督、办案,片区间实行交叉监督、办案,帮助乡镇纪委跳出熟人圈子、增强作战力量,变“单兵作战”为“集群战斗”。

对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该县纪委监委因需制定培训内容,通过“沉浸式”培训引领“学”、“轮流上台”深入“讲”、“以案代训”兵常“练”、“纪法知识”定期“测”等,把日常监督执纪执法、片区协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各级各类案件案例资源“加工”成具体“培训教材”,融进培训课件、情景模拟剧、清廉村居建设现场教学等载体中,手把手传经验、点对点查问题、面对面解疑惑;各乡镇纪委干部分别与村(社区)纪检委员结成“对子”,面对面传授村级事务监督、问题线索处置等经验做法,将“前哨”打造成“尖兵”。

“探头”架设好了,更要“擦亮”,提升亮度,拓宽广度。该县纪委监委找准“穴位”,立足于监督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等基本职能,聚焦基层微腐败,对惠农政策落实、民生工程落地、村集体“三资”管理、党务村务公开等重点事项进行监督。通过精准延伸监督触角,监督工作作风、收集廉情信息、宣传廉政知识,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大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基层监督有力有效,才能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练兵”,推动监督效能活起来、监督质效实起来,努力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方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