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更让人感动的是工作人员上门帮我们办好了房产证!”在洛党镇大兴村,从鲁史镇永新村搬迁至此的273户村民手捧崭新的房产证喜笑颜开。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凤庆县深化政治监督、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注脚。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县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监督发现问题—推动系统治理—完善制度机制”的工作闭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产确权难题,实施“下沉式”监督和“上门”服务的模式,组织县镇两级工作专班驻村办公,将政务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把群众的“心头事”变成“暖心事”。
针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该县打破常规,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精细化。并通过案件复盘与监督工作复盘,不断优化监督策略,细化监督措施,成功挽回经济损失560万余元,推动建立了21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公租房管理乱象、澜沧江流域环境保护等民生热点问题上,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职能,整合多方力量进行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一系列烦心事、揪心事。洛党镇进城务工的杨某某就是受益者,她在排到保障性住房后开心地说,“真没想到,在城里打工这么久,终于可以搬进公租房了,每月能节省下300多元房租费,够孩子好几个月的零花钱了……”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政务服务优化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43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64个,移送问题线索19条。
同时,该县把风腐同治理念融入信访举报处理、线索管理、监督监察、审查调查及巡察监督等各项工作中,通过专项监督划重点、交叉检查破情面、片区协作聚合力、智慧监督提效能,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网络。此外,通过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干部现场观摩庭审、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
“监督力度要转化为民生温度!”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强调,将持续深化“三不腐”机制建设,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点题整治”,通过建立民生诉求“直通车”、推行整改成效“回头看”等举措,让监督执纪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民生基石。
杨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