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公示公开不到位,‘一事一议’程序执行不严格……”
“村委会为民服务台账不规范、不健全。没有群众办事登记台账,也没有群众开证明登记记录,出现居民纠纷时无据可查……”
这一幕幕都是耿马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村级事务管理开展监督检查,直指问题的场景。
能否对村级事务开展精准有效监督,是影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堵点,紧盯村务决策、惠民政策、工程建设项目、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让监督下沉落地,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该县在提升村务监督能力上发力,一方面积极整合教学资源,让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村级小额工程项目监督、财会监督等系列专题培训中,实现精准滴灌式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基层监督架构,发挥县纪委监委“业务强”、乡纪委“衔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情况熟”等优势,进一步提升监督执纪能力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村务监督还存在公开力度不够、监督力度不强、效果不理想、群众有误解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管住源头,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有效盘活村务监督力量,此前,该县纪委监委还派出专项监督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对村务监督运行情况进行调研,鼓励村务监督委员会大胆履职,发挥末梢监督作用。
为此,该县进一步用好用活全县276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村务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发展中,并紧紧围绕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及干部纪律作风等内容开展“嵌入式”监督,排摸收集问题线索,清除阻碍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同步借助“万名党员进党校”、村干部轮训及村级党课等系列措施,进一步激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活力,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去年以来,该县还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优势,依托大数据手段,在全县推广使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定期将涉及项目建设、惠农补贴发放、低保评定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传至平台,并“晒出”小微权力清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已通过该平台“晒出”小微权力清单276条,公示公开1479条信息。
“太好了,以后我们一部手机就可以看到村上的公开事项和政策依据,还可以在线监督村里干部的履职情况……”平台的推广,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此外,该县做实做细巡察监督,采取“乡村一体巡”方式对各乡镇党委及下辖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及时发现村务决策、惠民政策、工程建设项目、村“三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对4个乡镇党委及下辖35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共发现问题659个,涉及村级事务管理方面问题495个。
“加强村务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的有力抓手。”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对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让村务监督常态常在、形成常态,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黄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