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全面盘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中未完成的工作,确保老问题清仓见底,又要认真排查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烈日炎炎,但丝毫不影响凤庆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纪律检查。
连日来,该县派出9个专项纪律检查组到13个乡镇,围绕“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三级遍访”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问题,聚焦“四个不摘”、“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易地扶贫后续帮扶、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稳定就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列出清单,对单督促整改。
为使监督更聚焦、更精准、更有力,推动形成全县“一盘棋”的监督合力,该县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室联系监督、专项纪律检查组分片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派驻监督+乡镇纪委驻地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室再监督”的“2111”工作联动新机制,实现分工负责、工作捆绑、责任捆绑。
持续推行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重点任务清单”派单监督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县纪委常委会每月排查分析工作机制和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领衔负责工作机制,每月召开分析研判会,对专项纪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精准排查问题线索。着力查纠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此外,建立重要案件包案机制,凡属重点问题线索、重要案件,均由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包案负责,对案件查办全过程进行跟踪问效。
“从思想、政治、纪律、作风、能力等方面入手,结合‘清廉凤庆’建设‘7+1’专项行动,充分运用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蹲点监督等方式,围绕群众反映村组干部优亲厚友、作风问题,贪污、挪用、私分款物,不作为、乱作为等9类34个方面问题,全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查乡村振兴工作中各类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侵蚀扶贫项目资产问题、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民生领域啃食群众利益等问题。据悉,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每月都会下沉到挂钩联系乡镇开展监督检查,指导乡镇纪委开展问题线索排查,对在办线索和案件进行跟踪督办。
“我们对发现的问题,首先是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对照‘四种形态’进行处置。”据凤山镇纪委书记介绍,每月25日前,镇纪委都会按要求上报《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的问题统计表》,对因工作不到位、失职失责等情形,严肃批评教育、约谈提醒。
公开举报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对涉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处置,对进行立案的及时跟踪问效,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落实,快查快处。严把案件调查取证质量关、证据审查关、审查调查程序关,及时对各纪检监察室办理的涉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案件进行审理,对乡镇纪委办理的案件严格审核把关。
“加快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移交和领导交办的问题线索核查力度,按程序迅速处置。”据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介绍,对办结的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原因,每月25日前,都会将办结的问题线索、案件和典型案例报党风政风监督室,进行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警示身边人。
该县还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纳入巡察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单对标巡察,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推动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我们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抓住监督重点,对联系的部门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方面的问题和线索。”派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下步将强化日常监督,发现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我们及时收集整理13个乡镇纪委、9个专项纪律检查组、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和各纪检监察室每月上报的问题线索和案件,认真审核后,录入党风政风监督室监督统计系统。对标‘红白榜’各项指标,每月在县纪委常委会上进行通报。”据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该县建立了“常态化”通报曝光机制,对突出问题、重点领域、重要岗位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名曝光;对顶风违纪、严重违纪和不收手、不收敛的案例,建立反面典型案例教材库,制作警示教育课件、视频,编印警示教育读本,持续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杨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