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进一步梳理行政许可事项的风险点,做到‘简’政不‘懒’政,‘放’权不‘弃’权……”这是市纪委市监委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对政府职能部门强调最多的内容。
近年来,市纪委市监委与政府职能部门同向发力,立足“放管服”监督,坚持以“简”促优,通过公开“晒权”、持续“放权”、优化“减权”、规范“用权”四项措施,逐步解决办证多、办证难、多重审批、乱收费等现象,打破市场主体开展经济活动门槛和壁垒,共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逐步打造“亲商”“清商”的政商关系。
一是公开“晒权”。全市政府职能部门两次依法依规编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政府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市级共编制保留各类行政职权事项5821项,相对应的责任事项42821项,追责情形41255条。8县(区)358个政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编制行政职权事项49671项,责任事项345136项。通过“晒权”,强化对部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促进政府部门更好的履职尽责。
二是持续“放权”。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先导,大力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减征便民改革、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改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等创新举报,全市分18批次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共869项,截至目前,全市共保留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1086项,保留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78项。
三是优化“减权”。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审批行为,审批效率在法定基础上提高50%以上。上线运行“政务服务大厅”和“一部手机办事通”,全市共有390个部门进驻云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1182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全程网办率近87%,136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148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今年上半年,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办件置448成件,政务服务满意度99.99%。政务服务从“可办”不断向“好办”“易办”再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办理转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办事渠道更加便捷,服务流程更加优化。
四是规范“用权”。全面运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公开”监督等技术手段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依托市场监管领域部门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建立健全“一单两库”,按年度统筹安排部门抽查计划和联合抽查计划,完成入库检查对象238372户,入库执法人员3711人。目前,全市共归集各级各部门涉企信息1635374条,均记于市场主体名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通过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充分运用,切实管出公平、管出效率、带出活力。(王娟 金晓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