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临沧市永德县委理论中心组领导干部们脱去皮鞋、卷起裤腿下田开展“守住粮心”真情助农活动。大家自由组合踏进田丘,在种植户翟荣巧大嫂的示范下,重新体验插秧过程。
“我虽然来自农村,但几十年没有栽过秧了,今天开展这个活动让我感受颇深,我们的工作还是要依靠群众贴近群众。”永德县委宣传部干部高明灯边插秧边给同事们分享60后生活的艰辛,那个年代能吃上一顿米饭是多么奢求的事。
管道水哗哗流淌、旋耕机机声隆隆,干部们数个小时浸泡泥塘一阵忙碌,大家始终坚持没有喊苦没有喊累。“国家政策好,地方政府花大力气,砂石路铺到田边、水放到田里,这些机关干部的做法也是让我感动,和我们老百姓一样不怕脏不怕累,我们有信心把这颗粮食种好!”永德县德党镇勐汞村大平掌自然村村民段发满脸喜悦,这次通过国土“旱改水”提质改造项目,由永德县林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实施,村集体及农户受益的方式向全县恢复推广粮食生产。
永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全国全省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守住耕地红线,落实‘一线工作法’,发挥党支部战斗引领作用、提升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
深入永德县永康镇千亩稻谷(永康小软米)种植示范区,永康村党总支书记、永德县康荣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杨锋带领着合作社成员们参观稻穗长势情况,向记者介绍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永德县班卡乡松坡村三家村自然村零星种植旱谷460亩。“疫情发生以来,年轻人也逐步回家种粮食了,地也不荒了,我家去年种20亩旱谷,收入不错,并且市场供不应求,今年计划多流转几亩土地多种植几亩呢。”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面对当今年轻人外出务工,甚至不愿意种地!“谁来种地”难题如何破解?成为永德县委、政府的的一大考题。永德县各乡(镇)、勐底农场社区管委会、各单位(部门)积极行动,切实按照《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确实转变干部作风,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人人有责,严禁耕地撂荒。据永德县农业农村局介绍,严格按照粮食生产到乡(镇)、村寨、地块、农户“四到位”要求,将2022年全县粮食生产面积85.03万亩(包括杂交稻旱种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产量21.24万吨的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勐底农场社区管委会;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为乡村振兴吃下“定心丸”。
春风化雨,随着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断完善,永德人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旋耕机、插秧机、喷药撒肥一体无人机在永康、勐板稻谷种植示范区首次迈进科技化种粮进程。(李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