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永德县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座谈培训会,18个精准服务企业常驻服务小组成员、70户企业代表、4户金融部门齐聚一堂,以问答的形式,金融部门对借贷政策进行讲解,参会企业填写融资需求表40份,涉及资金16.28亿元。
政府、银行、企业面对面,共同商讨企业如何快捷融资、加快发展的良策,是永德县在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中,致力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以“联系+常驻”方式精准服务企业,把企业当家,把企业家当家人的生动诠释。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保障。为此,该县制定出台《永德县以“联系+常驻”方式精准服务企业工作方案》,明确24名处级领导挂钩联系、36名干部组成18个常驻服务小组,以“联系+常驻”方式,围绕78户重点企业在经营发展及建设中涉及的用地、融资、劳动用工、基地建设、良种扩繁、政策落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精准服务。
为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该县在组织开展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编制《永德县“联系+常驻”精准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内容包括“563”发展计划的含义、企业的基本情况、精准服务企业操作流程和联络机制、入企工作纪律。制作《永德县“联系+常驻”精准服务企业工作组工作牌》,写明服务小组成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以及监督电话,做到“挂牌”上门服务。
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激励和保障,更需要政策落实和兑现。各行业主管部门认真梳理涉企政策,把惠企政策中的“干货”一条一条拎出来,18个常驻服务小组对口对味深入企业宣讲惠企政策,让企业一目了然、按图操作,决不让政策“睡大觉”、让企业“跑断腿”;对于一些好项目,挂钩联系领导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向上对接,挤进国家和省、市大盘子,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需要走出办公室,到企业、到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常驻服务小组每月至少主动到企业开展服务工作2次,每月向“联系+常驻”精准服务企业办公室报告1次工作情况,并严格落实问题首问负责制,接到服务企业反映有关事项后,必须依法负责办理和答复,或协调联系其他相关审批部门和单位进行办理和答复,并对服务企业负责到底。“人员围着企业转,服务跟着企业跑”在永德已成为常态,永德县江云砂石有限公司反映某建筑公司拖欠其砂石款1082万元,造成公司资金运转困难。第十四常驻服务小组组长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挂钩服务该企业的县处级领导报告,经县人民政府约谈该建筑公司后,公司及时付清了所拖欠的砂石款,为江云砂石有限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服务好企业的同时,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更为关键。在“联系+常驻”精准服务企业工作手册中,规定服务企业“十五不准”,划清公私界限,要求各服务小组做到有交集而不搞交换、有交往而不搞交易。同时该县制定《10条政商交往正面清单》《永德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与企业家要正常接触、阳光交往,做到“清”而有为、“亲”而有度,按照“吃”透政策、“拿”出办法、“卡”住节点、“要”有作为的新时期“吃拿卡要”服务好企业发展。
服务效果好不好,还得市场主体来评价。各工作组在走访中,了解到未纳入服务范围的企业也想获得“联系+常驻”精准服务。该县及时分析研判,动态调整服务企业名单,为更多有需要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县将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上再下功夫,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章立制形成闭环,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明责亮责、知责履责,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李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