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发展的产业有哪些?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是否购置齐全?生产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困难……”近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采取“五不两直”检查的方式开展专项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走进勐董社区,实地了解当地群众产业发展情况,收集解决他们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增强专项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工作格局,织密日常监督网,建立“纪检监察室+专项监督检查组+乡(镇)纪委”联动监督工作机制,采取不打招呼、不事前通知、不要陪同、不许接待、不听汇报、直插基层、直接走访群众的“五不两直”方式深入开展精准监督,有效消除影响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在专项监督检查中,检查组找准点位发力,紧盯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履职、作风建设情况,行业部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急刹车”“打折扣”、监管责任不到位等问题,过渡期“四个不摘”、兜底救助、民生保障等主要帮扶政策落实问题,民生资金的申请、发放、使用等环节以及严肃查处履责不力、监管不严,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和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搞“瞎指挥”“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到监督内容有重点,监督聚焦不发散。
“监督保障要取得成果,既要突出监督重点,也要注重改进方式方法。”检查组负责人表示,因为事前不打招呼,带着问题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五不两直”的工作方法能在和群众“聊家常”的过程中让他们放下包袱,也能让我们听到更多的声音,找到工作突破点,从而进一步了解帮扶政策、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确保政策真落地、群众得实惠。2021年以来,共收集反馈信息1125条,解决群众诉求1021个。
据悉,该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组织推动作用和系统优势,督促乡镇党委政府利用农村“三资”监管平台,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确保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合法合规使用,针对乡镇、村(社区)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廉洁风险隐患,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资金监管监督的通知》,推动严防严查基层资金使用违纪违法问题。
同时,建强基层监督体系,选优配强乡镇“村务监督员+民情信息员+监察联络员”干部队伍,清单制明确履责事项,组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护林队”,着眼监督向基层延伸,畅通群众诉求收集和反馈渠道,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监督就在家门口、就在身边。
发现问题是起点,推动整改是关键。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检查组建立工作台账,并对存在问题的责任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责令限期整改落实,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压紧压实整改工作责任,确保整改质效。2021年以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共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35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4人,通报曝光7批16人次,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6份,提出整改建议24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个20人。(田思 赵国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