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校落实‘双减’政策以后,我们家长的负担减轻了许多,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无法给孩子辅导作业了。”永德县一位学生家长满意地说道。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出台以来,永德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压紧压实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主体责任,采取“校外+校内”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为“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提供纪律保障。
将落实“双减”政策情况作为督查督办、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以及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整合纪检监察机关、教育、市场监督管理、公安、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围绕课后服务、教材教辅、师资情况,重点查看全县12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按规定开展课后服务、是否存在执行“双减”政策走样或变相执行等问题。围绕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培训内容、教师聘用、用房安全、消防设施等方面,通过实地查看、查验证件、现场询问等形式进行明察暗访,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专门发出《问题整改交办函》,要求涉及机构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开通举报热线、民意调查等形式,将群众举报的“双减”问题快查快处,督促各职能部门将“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派驻县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发挥“近距离”监督优势,将教育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动态掌握集中治理工作的部署推进情况。各乡(镇)纪委对乡(镇)教育机构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情况随机开展督查。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永德县教育体育部门及时制定下发《关于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工作方案》,提出“五项管理”实施细则等具体举措,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严格遵守规则,实行“一校一案”。坚持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叫停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所有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禁违规违法培训;结合监督检查发现的校外培训行业突出问题,梳理制定校外培训负面清单,对照开展日常监督;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在县纪委监委和县教育局的联动机制下,永德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严禁超纲、超标、超前教学;优选课后服务的教师与资源,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和质量,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分层、分类、分岗培训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进监督,推动主管部门加强管理,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加强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