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凤庆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发布日期:2021-11-16 09:39:55    信息来源:凤庆

“通过督查,搁置多年的烂尾项目‘赣企第一城’按下了‘重启键’;华裔溪谷盛景小区住户办理了房产证110件,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连日来,云南省凤庆县纪委监委聚焦12类重点,严查乡村振兴领域啃食群众利益,利用职务便利欺诈骗保、贪占挪用养老、失业、工伤等问题,并通过严格监督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靠前监督,源头治腐“全覆盖”

该县把监督关口前移,将监督事项具体化,综合运用“专项督查、巡察监督、派驻监督、明察暗访、跟踪问效、杀回马枪、互联网+”等方式,因时因势把握当前工作重点,围绕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安排,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打好“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基本民生保障等强化监督,确保党的指挥棒挥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查得好,看谁今后还敢侵占扶贫项目资金和群众的补助款……”这是凤庆县纪委监委到凤山镇上寨村召开养牛帮扶项目违纪资金兑现会的一幕,养殖户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被侵占的养牛项目帮扶资金,纷纷为纪检监察机关叫好。

之前,有群众反映上寨村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上报虚假基础母牛和牛犊数套取国家资金。为查清这一问题,凤庆县纪委监委对涉及养牛项目的15个村213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走访,不仅查实了群众反映的问题,还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某等人在上寨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中,以虚报冒领挂靠费、劳务费、资料费等名义侵占群众补助资金110696元,侵占中央财政基础母牛扩群项目资金128486元。事实查清后,8名涉案党员干部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问责和谈话提醒,相关补助款被责令如数发还群众手中。同时,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剖析原因,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监管,抓实问题整改。

基层腐败往往和黑恶势力交织在一起,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打伞破网”,将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结合,强化与公安机关、组织部门、司法部门的沟通协作,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背后的“保护伞”“关系网”。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64人。大批“保护伞”和“村霸”的铲除,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安全感”带来的幸福。

“面对面”质询是该县压实“两个责任”的有效措施!“你镇多名镇村干部被立案查处,作为党委书记,下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管?”述责不讲空、质询有辣味!该县还通过听取专题报告、现场提问、点评和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向县纪委常委会报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接受面对面质询,强化政治体检。

 提级办案,责任追究“零容忍”

“对案情复杂、干扰阻力较大的涉黑涉恶腐败案件和背后的‘保护伞’,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进行‘提级办理’;对反映村级党组织负责人或重大复杂的问题线索,县乡联动开展审查调查,进行‘提级办理’,有效避免人情干扰。”这是凤庆县纪委监委查办基层腐败案件的“杀手锏”。

凤山镇金平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某某就是该县“提级办案”的一个典型。2020年8月,凤庆县纪委监委对郭某某进行立案调查,年近70的郭某某当村干部40余年,多名家属在村委会任职,长期把持基层政权。起初,郭某某以年纪大身体不适、时限长记不清问题、不经手等为由,回避核心问题、拒不配合。专案组通过多方调查,发现郭某某不但违纪,还涉嫌违法,同年9月,该县监委对郭某才采取了留置措施,这也是该县查办的全市首个村干部留置案。最终,郭某某被开除党籍,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为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在凤庆县法院开庭审理郭某某涉嫌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时,通过“现场+云观看”的方式,组织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观看。此外,还将郭某某违纪违法案制作成警示教育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震慑。

“过去我们还一起开会学习、一起看警示教育片呢,如今他却成了片中人,实在令人震惊......”“我将引以为戒,遵纪守法,认真履职,切实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直击腐败、提级审查,交叉监督已成为该县突破重大问题线索和查办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新常态”,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加强了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实现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力量的高效统筹和联动,有效破解了熟人社会办案难题。2020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6件,立案审查调查6件6人,采取留置措施1人,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人。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打造铁军,较真碰硬“争一流”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纪检监察铁军,就必须做到知行合一,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监察体制改革以来,该县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科学编配纪检干部,充分发挥“1+1>2”的优势。

定期开展党风政风监督、信访举报受理、调查取证、职务违法犯罪案件审查、信息宣传等专题培训,解决“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通过培训,填补了我在执纪监督业务方面的不足,对提升履职能力帮助很大!”干部监督室杨应坤同志转隶前在县检察院工作,综合培训使他获益匪浅。“之前参加案件查办,很多业务一知半解,通过系统学习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审查调查等业务,解开了工作中的疑虑,这样的培训应该多开展。”凤山镇纪委书记曹永福表示,这样的培训对于在乡镇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帮助很大。

该县还通过“以案代训”的方式抽派纪检干部参加专案或到省、市纪检监察机关跟班学习,做到在实战中学习、在实战中提升、在实战中蜕变,实现“快速充电”。

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体系,强化对纪检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从严规范纪检干部日常行为;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通过“以评促改”提升办案质效;并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受理、线索移送、问题处置工作的监督,推动内部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严防“灯下黑”。

“全部纳入专项整治范围,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违规借贷专项整治的有力举措。“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据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秦仕明介绍,目前已收录138名纪检监察干部及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建成监督台账,健全了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筑牢自我监督的“藩篱”。

此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凡成立专案组都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专案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性教育就落实到哪里,党内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全县党风廉政教育成效明显,反腐败斗争成效名列全市前茅。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548个,查办党纪政务案件320件342人,成功查办“4.18”“6.19”“11.14”等10余个专案,采取留置措施13人,依法移送审查起诉16人。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粒纽扣!只有磨砺斗争利剑,筑牢反腐屏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才能在执纪监督工作中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面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该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龚世华同志信心满满。(杨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