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村口“中国滇红第一村”的牌坊让人充满了自豪感,就在今年,这个旅游村庄被确定为凤庆县“清廉村居”联系示范点,通过建优建强清廉村“两委”班子,评选好人好事好家风,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成效明显。清廉墙绘、清廉广场、阳光公示栏、先进展板,村史展馆,目之所及,处处清风廉景,让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就能够接受廉政文化熏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到这里旅游的每位旅客。
一个组织强保障。“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正如村委会外面的这条标语,生动的诠释了组织保障的重要性。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安石村突出政治引领,明确党总支书记为“清廉村居”示范点建设第一责任人,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廉洁履职责任清单。落实村委会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监督,积极推行重大事务公决票决、民主恳谈听证、村民询问质询等制度,深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扩大“三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清廉村居”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批典型树新风。在全村开展“好人好事好家风”评选活动,把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热心公益、品行端正、重视教育、团结协作等内容作为评选标准,通过小组评议、“两委”商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每年评选出30户“好人好事好家风”进行公示,充分发挥德治礼序、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同时,把违纪违法、有悖公序良俗、违反村规民约、触犯法律法规等列为“负面典型”,教育大家引以为戒。此外,在村委会周边、大路外道德广场等显眼位置,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墙,教育引导广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一个讲堂提正气。依托安石村道德讲堂,全面开展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正能量、孝老敬亲、普法宣传、警示教育等讲堂,涵养党员干部群众浩然正气。村民李永中的孝老敬亲现身说法感人至深,他说:“孝不能等,孝顺父母要时时刻刻,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莫及!”他把自己多年孝敬父母的心得和村民分享,并写成文章,被收藏在村史室。“任何时候都不要心存侥幸,只要你手握方向盘,就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村民李存勇因为交通肇事导致妻子残疾,他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告诫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截止目前,全村共开展各类宣讲23场,村民自发交流6场。
一套制度促清廉。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强化“三资”管理,在4个自然村设立“三资”公示栏,按季度公开惠农资金、养老保险、三资情况、党务、村务、财务等,并同步在村民小组微信群进行公示。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公开平台,让村“两委”党员干部习惯在被监督中开展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此外,制定安石村村规民约,用12条简短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将村规民约在四个自然村的活动场所张贴,用刚性约束教育引导全体村民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作表率,讲规矩、守纪法!(杨成菊 曹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