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承载着新目标新任务,也蕴含着人民群众对党风政风的新期盼新要求。
如何盯紧基层各个环节的权力运行,聚焦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解决民生诉求以及干部纪律作风等情况,发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是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
永德县纪委县监委努力研究探索监督方式,在贴近群众监督、激活神经末梢、提升监督效能、解决民生实事上下功夫,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延伸到一线、延伸到百姓家、延伸到田间地头,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发挥一线“探头”作用,细察严惩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赵乐际同志指出:要持续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集中整治。
如何获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让信访工作、巡察工作、日常监督工作下沉,延伸监督“触角”的监督机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信访工作下沉,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信访案件中疑难复杂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抽调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纪检监察骨干组成信访工作调研组,以“带案下访”的调研监督方式深入信访举报相对较多的乡镇、村、组、户,下沉百姓家,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核实问题线索,同时深入查找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汉语的情况,采取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接访员和吸收少数民族群众作为民情信息员参与“下沉”监督工作的方式,有效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民族村寨延伸。调研活动采取召开村组群众会、与村组干部及老党员座谈、发放宣传资料、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电话随机问访等形式开展,将党史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结合,向广大村组干部及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光辉史及相关惠民政策,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广泛了解惠农补助资金发放、基层干部纪律作风以及群众身边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调研组还分别在村委会、自然村活动场所、农户家、村寨百货商店等地设立临时办公点,现场接受群众来访,现场为群众解疑释惑。
“现在党的政策好,老百姓享受的惠农政策补助很多,低保金、养老金、退耕还林等补助都是打在一折通卡上,村寨距离信用社有10多公里路,年纪大了也不方便经常去查看,时间长了也不知道卡上的钱是些什么钱,自家低保资金具体打到卡上的数额是多少。”调研组在深入大山乡笼楂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村民罗某的“难”。
“2013年1至9月你们全家3人都享受低保政策,每月享受低保补助资金180元;2013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你们家没有享受低保政策,2019年9月至6月你们全家3人都享受低保政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每月享受低保补助资金546元,2021年4月至6月你们全家3人都每月享受低保补助资金630元,累计享受低保资金13884元,低保补助资金已经全部打到你们家的一折通卡上了。”调研组了解查实相关问题后耐心细致的向罗某解释,帮助罗某解决了“难”题。
让巡察工作下沉,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巡察组下沉各单位、各乡(镇)、村、组、户,深入田间地头,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少数”,把握阶段性特征,围绕“三个聚焦”查找问题。重点关注执行中央脱贫攻坚、防范风险、污染防治、乡村振兴以及惠农利民、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重大政策措施情况;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挥霍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腐败问题,以及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等作风问题;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班子不团结,党员结构失衡,意识形态阵地失守,以及农村宗族、黑恶势力、宗教势力把持基层政权等突出问题。
“几年前村干部组织我们村民到村子后方的树林修枝打叉除杂草,当时说工程验收后就把工钱给我们,但是都6年多了我们还没拿到工钱。”巡察组在深入德党镇明信坝村与群众座谈时了解到多名群众的“愁”。
农民工的“血汗钱”到底哪去了,必须把它翻出来,给群众一个说法。
2014年,某单位组织实施森林抚育工程项目过程中,某村267名村民参与森林铲薅抚育,涉及工钱77950元。2015年工程竣工验收后,中标单位没有把项目资金足额兑付给工程队,先后两次兑付的6万元资金又被某单位职工段某私自“保管”起来,而这笔钱一“保管”就管了六年多。
农民工工资怎么能悄无声息的被私人“保管”?巡察组向有关单位发出了立行立改通知书,相关单位迅速整改,对段某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责成段某及时足额兑付了农民工工资,段某也受到了行政记过处分。这才解了267名群众的“愁”。
“组织给我行政记过处分是应该的,由于我学习不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才放下这样的错误。虽然我把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付了,农民朋友们也原谅了我,但是这件事让我非常悔恨,我依然觉得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我虽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是在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在共产党的呵护下不断成长的,这件事让我永远记住了我来自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党的好政策的受益者,我一定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段某警醒后在“四史”教育中感悟到。
让日常监督工作下沉,延伸监督“触角”。派驻部门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监察联络员定期不定期对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村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及主要领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建工作专班下沉舆情防控重点领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部门、重点地区、项目工程建设点、为民服务窗口等进行“体验式”和“点穴式”监督检查。
“村干部向贫困户索取公益性岗位补贴。”督查组在深入永康镇忙南糯村忙南糯组与群众谈心谈话时了解到群众的“怨”。
“村干部怎么有那么大的权力?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工作组对该问题线索进行了深挖细查。
2019年,时任某村党支部书记杨某,以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不认真克扣他们的岗位补贴为由,向2户贫困户索取岗位补贴1600元用于个人日常开支。纪检监察机关对杨某进行了严厉惩处,责成杨某及时退回向贫困户索取的岗位补贴,杨某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才解了2户农户的“怨”。
“我们家的能繁母猪补助资金丢失了。”工作组在深入班卡乡放牛场村与群众座谈时了解到多户群众的“急”。
群众的补助资金怎么会丢、丢哪呢?得想办法找回来。纪检监察机关随即进行了深入核查。
2010年,班卡乡发放能繁母猪补助资金过程中,放牛场村一名组长何某截留侵吞了18户农户28头能繁母猪补助资金788.76元。纪检监察机关对何某进行了严厉惩处,责成何某及时退回侵吞的资金,何某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这才解了18户农户的“急”。
群众还有哪些心声呢?
永德县大山乡笼楂村老党员杨锦光说:“在我们正在为村组道路需要硬化不知找谁反映而犯愁时,永德县纪委县监委把信访工作办到我们村来,帮我们解决了烦心事,非常方便我们老百姓,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自己家里向县纪委的干部反映,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这样的活动我们老百姓支持。”小勐统镇湾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建军说:“这样的活动,我们村组干部很需要,让我们在党史教育中得到警醒,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好村组干部遵规守纪,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主战场,同时教育引导好全村人民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实现共同富裕。”小勐统镇人大代表杨月说:“纪检监察干部冒着大雨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到群众家宣传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向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把党的温暖带到家家户户,这种为民务实的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更加认识到自己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上的差距,今后我一定要充分发挥好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认真履职。”
这些都是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心贴心交谈中了解到的。
据统计,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年内组织干部“下沉”监督326次,发现并移交县直部门和乡镇、村、组进行整改的关于制度不健全、履职不到位、工作程序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482个,发现反映干部涉嫌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按照相关程序依纪依规查办的问题142件。针对“下沉”监督发现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管,加大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整治力度,基层“微权力”进一步得到规范,干部作风建设明显好转,治理效能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李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