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监督工作不可一日懈怠,必须加大再监督再检查力度,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督促检查,要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违法严惩、失责严问,推动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临近中秋,凤庆县纪委监委派出专项督查组,深入部分餐饮服务场所监督检查,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该县把“督促查处食品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严肃整治监管不力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列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12类重点之一,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公开举报方式,抽派专项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实地查看、随机抽查、听取汇报等方式,对辖区内学校食堂、各类餐馆、食品加工等经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织密食品安全“监督网”。
据悉,该县制定下发了《凤庆县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工信局、供销合作社等部门整合力量,加强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开展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疫情防控,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强化食品安全环节和养殖环节监管,抓实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并严格农村自办宴席管理。
同时,开展“净餐馆”专项行动,实行红黑榜制度,职能部门分别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18家红榜和17家黑板餐饮店进行实名曝光。“明厨亮灶,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从业人员着装规范穿戴工作衣帽、口罩,证件齐全,餐饮安心码、相关制度公示上墙”;“三防设施不到位,食品处理区餐具、食品摆放不规范,食用油、米线直接摆放在地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未办理......”通过红黑板强烈的反差对比,警示全县餐饮服务业深刻汲取教训,注重问题整改。
“很多小餐饮、小杂食店陆续入驻网上平台,尤其是一些做外卖的餐饮店,大多位于街头巷尾,食材安全、环境卫生都可能存在隐患,消费者为了图方便,往往‘少看一眼’,这就必须督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看一眼’!”对于如何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领导这样强调。
此外,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供销合作社等职能部门全面落实日常监管责任、监管措施,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确保食品安全“零事故”。(杨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