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你们知道他们家享受低保吗?”“你们觉得他们家吃低保公平吗?”
这是耿马自治县勐撒镇琅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动出击,开展“亮身份、找问题,会监督、抓整改”行动,监督委员会主任黄小梅在询问农户对低保政策执行是否满意的一幕。
在耿马县,像黄小梅这样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共有276名。
基层监督组织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沿站哨”,监督质效高不高、廉洁宣传到不到位、社情民意掌握准不准、矛盾化解及不及时,直接影响了基层监督末梢神经的打通和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见效。
为破解“一线”监督难题方法,切实增强群众身边的监督力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基层监督新架构,整合监督力量、激发监督活力、强化监督保障,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导,切实发挥村级各类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村组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组织的‘前沿哨兵’,发挥好监督‘探照灯’、群众‘贴心人’的作用,才能让‘小微权力’在阳关下运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村务监督委员通过开展遍访、走访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谈,主动查找问题线索,认真收集群众的意见诉求和问题线索,化坐等上访为主动收集,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村组,把压力传导到村组,把纪律约束落实到村组,把问题解决在村组,让村务监督常态常在长效,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
下步,该县纪委监委将通过加强与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助力清廉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老百姓幸福生活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奎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