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纪检人镜头
【纪检人·手记】纪检初体验我的“驻村扶贫”那些事儿
发布日期:2020-05-25 10:46:34    信息来源:双江县纪委监委

经双江自治县纪委监委委派,我于2019年11月前往忙糯乡邦界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从驻村200多个日日夜夜,那些平凡往事一幕幕映在眼前,让我感受颇多。

扶贫路上  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告别城市风光,行走在偏僻的农村小道,来时的路并不平坦。记得那是2019年10月的一天,当时的我还在派驻县水务局纪检监察组上班,突然接到纪委办公室的电话,安排我去忙糯乡邦界村驻村扶贫,时间是一年。当时接到通知,我心中就顿时犯起了嘀咕:驻村帮扶是一年呀,不是短暂的几日。这期间,农村工作我从未做过,担心自己做不好而影响单位的声誉。同时,80岁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万一老毛病犯起来怎么办?加之妻子也一身多病,家庭一些实际困难摆在面前怎么办?沉思一会我便转头细想:家庭虽然有家庭的苦处,单位却有单位的难处。驻村扶贫是单位一项重点工作,我不去总要有人去。况且自己是一名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老共产党员,在组织上需要的时候,应该挺身而出,而不能提什么困难,找什么理由。先前想要向领导提出的一些家庭实际困难,快要到嘴边时,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当天回到家里,我有些忐忑地把驻村扶贫的事告诉家人后,当初他们很不理解,“说是一名老同志了,不应该再去农村吃苦受累”。我耐心对他们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能找任何理由、讲任何价钱。”后来还是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让贫困村富起来,让贫困户家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驻村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纪委监委领导常对我讲的一句话。带着艰巨任务和领导的嘱托,我坚定了前行的步伐——驻村扶贫。

广阔农村  全新的工作体验

邦界村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自然村,驻村工作,协调化解矛盾、谋求产业发展是主要工作,这里必须要过好三关:第一是语言关。我刚驻村时,听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加之我说的是四川话,群众也听不懂,语言沟通交流存在较大的障碍,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面对这尴尬局面,我开始慢慢学说普通话,随着时间积累和广泛交流增多,语言沟通关得以解决。第二是方法关。让群众能够准确理解并接受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也是一门学问,于是努力使自己做到,讲道理要浅显易懂,引例证要贴合实际,口号式宣传、训导式指令在这里完全行不通,谈理想谈未来也不行,必须接地气、务实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第三是性子关。比如我们在推动烤烟产业发展时,有个别村民因为往年收益不好,影响群众当年种植烤烟积极性,有的根本就不愿意种植,这样下去无法完成乡下达的烤烟种植任务。于是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干部去到农户家中一遍遍宣传、一遍遍开导,谈好了,对方反悔又再上门谈,过两天又反悔了……整个过程让人着急上火,好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终于落实了种植地块,完成了1000亩的种植任务,受到县、乡及驻村单位领导的高度肯定。

与扶贫结缘  跟贫困户结亲

前些日子,从驻村返回单位汇报工作时,有位很热心也很关心的领导开玩笑式地问我:“老袁啊!驻村扶贫是个苦差事,能坚持工作一年的时间真不容易啊?”我答到:“有你们领导关心和信任,我肯定能坚持到工作结束!”为什么这么爽快地回答,原因很简单,因为村上的群众对我很热情,我对那里的群众有了感情,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割不断、分不开的情缘。

记得今年疫情期间的一次入户调查,我来到小忙糯贫困户李进家,在与他家两个女儿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一些情况,两个小姑娘都在昆明上大学,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但是家里经济困难,负担太重,难以供养两个女儿完成学业,其中大女儿看到家中的困难想放弃继续上大学,把机会留给妹妹,回来打工帮助减轻家庭负担。带着这个问题,我回村将此事反映给村两委,后经过研究决定为她们申请了每月273元的低保金,缓解了一点家庭经济问题,也让两个小女孩有了继续上大学的嘻嘻信心。再次来到小女孩的家时,老父亲握住我的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说到“感谢共产党的扶贫好政策”。

同吃同住同劳动  再现农民本色

怎样才算把扶贫工作做到位?光是为村民买点生活慰问品是肯定不够的,物质帮扶虽然重要,精神帮扶更加重要!

今年春节后,我和单位同事来到挂钩户家中,开展“同干一次农家活,同唠一次农家话,同吃一餐农家饭”活动,带着挂钩户除草、挖地、打扫环境卫生,给他们讲党的扶贫政策,一起谋划产业发展思路,感觉特别的温暖,拉近了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一个周末,挂钩户老李给我送来一大袋玉米让我带回家,我想着不能拿群众的东西,坚决付钱,老李羞涩地只收了一点。后来在村上工作之余我经常去老李家喝茶聊天,还同他们一起干些农家活,就这样我们成为朋友,不只是帮扶与被帮扶的关系,连村支书李贵勇惊讶于我融入群众如此之快。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天早起打扫村委会环境卫生,烧好开水,主动承担起来一部分村委会的工作,俨然成为了邦界村的“村民”。

屈指数来,驻村帮扶也有200多个日日夜夜。现在回想起来,在驻村帮扶的日子里,并没做出多少动人感人的事迹,只是做了一名扶贫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虽然在这里条件艰苦、矛盾复杂、事务繁多,但通过这些考验和挑战,让我感到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在这里我欣慰地看到了广大村民得到帮扶实惠后流露出的真情微笑,同时也体会到了领导支持、群众理解、社会关注的内在温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只愿带着一份责任和使命而来,捧着一份社会和谐、群众幸福的完美答卷而归。(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