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纪检人·手记】侠之大者辛弃疾
发布日期:2021-02-20 08:59:49    信息来源:双江

若是要我说出历史上的一位热血青年,我会想到一对近义词“去病”和“弃疾”。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辛弃疾,他就像一位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而我喜欢武侠小说。

公元1140年,著名文豪兼吃货苏东坡已逝世39年。这一年民族英雄岳飞帅岳家军在河南郾城与金军大战,手下大将杨再兴战死与小商桥。这一年15岁的小陆游在浙江安定生活、刻苦学习,已能吟诗作对。或许就在同一个城市或者隔壁小城,53岁的李清照颠沛流离多年后在整理其夫赵明诚的《金石录》,悲苦交集“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而就是这一年,靖康之难后的第13年,岳飞克死风波亭的两年前,辛弃疾在金军占领区的济南历城出生,一年后南宋与金朝签订议和协议正式承认这一地区金人的统治。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我想幼儿期的辛弃疾可能体弱多病,所以长辈才给取了“弃疾”的名,表达了美好愿望和祝福。行冠礼时长辈为他取字“坦夫”,愿他人生一路平坦,或者寄托了长辈愿他踏平金人收复中原的鸿鹄之志。待到成年和现实硬刚几个回合后,辛弃疾才意识到还是幼年时与祖父辛赞周游各方登高望远的时候安逸,于是改字“幼安”。

虽然辛赞被迫留在占领区做了金朝的官,但辛赞从来不认同金朝,通过祖父的谆谆教诲和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辛弃疾从小就立了光复中原的志向。宋朝虽然开启了文人治国的先河,但也是文人骨气的极端体现,每每想到崖山海战陆秀夫背负小皇帝同十万军民殉国的情景,都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耳熟能详的词句不胜枚举,有小清新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丽婉约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大气磅礴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但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他的另一面,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武侠里走出来的那种风采。

辛弃疾生活的年代与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相隔不远,《射雕英雄传》文中有提到,杨康之父杨铁心的祖父正是上文提到的战死与小商桥的杨再兴。当然,小说是虚构的,但辛弃疾是真实存在的。若是以辛弃疾为原型创作武侠小说,可能他比郭靖还要厉害一些。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人占领区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投奔山东境内声势最大的耿京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期间辛弃疾还说服了一小股起义军来投,领头的是个和尚叫义端,不想这个名义端的和尚他无义也不端,偷了帅印就往敌军阵营跑。谁招来谁负责,耿京当然要找辛弃疾问罪,辛弃疾自知交友不慎,立下军令状誓要给队伍一个交代。通过分析研判,在半路截杀了义端,不仅破除了耿京的猜疑,在义军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同年完颜亮帅军南下非但没讨到什么好处,老家还被人偷了,其堂弟完颜雍在辽阳称帝。完颜亮进退两难,心想不建战功回去争王位也是手上没牌胜算不大,于是发下命令:“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随军大臣也不是脓包,先下手为强把他射杀在了军营。

鉴于金军内乱的形势,义军计划南下联合宋军,南北夹攻给予金军以打击。辛弃疾作为义军中的文化人,被派南下联系宋军。不巧,当辛弃疾回到山东,义军头领耿京也被偷了。原来张国安他不图国安尽想私利,当了叛徒将耿京杀害后跑去金军营中邀功去了。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在抱负将要施展的关键时期遇此打击,又正好是热血方刚的年龄,是可忍孰不可忍。聚集50余骑未散义军直奔金军大营而去,并于五万军中擒获叛徒张国安。这表现,简直是宋朝赵子龙,好比杨过潜入军营飞石击杀蒙哥,或许演义和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南归后,因为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和朝廷上下由议和派把持,他的抱负没有得到施展。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针对抗金的奏折,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朝廷却反应冷淡。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终其一生都在地方任职,且多次被弃用。秉承“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理念,40多岁时在江西建了一种植兼住宿的庄园,取名“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年长后热血依旧未冷,这可以从他的诗词上体现出来。

前几年CCTV1经典永流传中的一期,台湾著名音乐人,74岁的陈彼得演唱了一首《青玉案元夕》引全场泪奔。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除了成为陈彼得的歌词,还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搜索引擎提供了名字。创作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大概50岁,若将此词理解为是辛弃疾去看元宵灯会看到的景像和他在寻找自己的意中人,那就显得有些肤浅了。我想这应该就是辛弃疾梦想中的盛世景象,是曾经的首都汴京,也希望是将来的汴京。

辛弃疾从小见惯了占领区汉民族的疾苦,一生志向想要恢复中原,还人民一个盛世。辛弃疾的一生抱负作为切合金庸塑造侠客的原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此,不由得想起了网络名言,想对800年前的辛弃疾说:这盛世,如你所愿。(李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