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纪检学会
【纪检学会】再观《政治掮客苏洪波》有感
发布日期:2021-01-31 21:33:05    信息来源:市委巡察办

2020年,省纪委省监委、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了《政治掮客苏洪波》警示教育片。近日,通过网络渠道,再次观看了该警示教育片,仍觉得啼笑皆非、发人深省。片中1号主角苏洪波,秦光荣叫他的名字“洪波”,白恩培则称呼他为“苏总”,看似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其实只是一名普通商人,他运用简单的套路和把戏,把自己包装成来头大、靠山硬、关系广的人物,在两任省委书记在任期间左右逢源,向重点资源领域等推荐、安插干部,违规获取这些领域的工程建设项目等,在云南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严重破坏了云南的政治生态,严重影响了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很可笑,但对云南的干部群众来说,更加可悲!!

苏洪波案令人瞪目结舌,发人深省。其故布迷阵、故弄玄虚,抓住白恩培、秦光荣不轨之念、不轨之思,渗透到政治中,左右干部提拔任用,……等等情节,看似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实则是云南官场的一个事故,反映的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丧失,不信组织信“圈子”、不走正道走邪路,彼此互相勾结、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商勾结,对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巡察干部,就更加应当以本案为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远离圈子文化毒害,坚决肃清流毒影响,增强政治免疫力。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理想信念坚定才能让投机倒把者无机可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一句农村俗语,讲的是内因和外因以及因果的关系,有一定的哲学道理。如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党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就会犯糊涂,行为就会有偏差。在苏洪波案中,两任省委书记视其为座上宾,认为其“在北京关系广、有人脉,手眼通天,能帮上自己”;而苏洪波则靠高级干部为其站台撑面子,吸引其他干部,让人“看不清楚他,感觉派头很大,气势很大”,一些“精神缺钙”的干部把他当“能人”,借他之力进“圈子”搞人身依附。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党员干部有不轨之念、不轨之思,也是“意识之乱”“思想之乱”“价值观之乱”在作怪,这才让苏洪波有机可乘。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道路,始终诚实做人、清白为官,才不会给政治投机倒把者钻空子,才不会给政治骗子、政治掮客有市场。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违犯党纪国法者都无处可逃。这里引用一句江湖语,实则是金玉良言,也是佛法讲的因果。之所以与苏洪波搭上关系,白恩培、秦光荣之流求的是政治资本和自身利益,而云南一些干部是为了想方设法进入苏洪波的“圈子”,以攀附省委书记这棵大树。在苏洪波的牵线搭桥下,林耘埜、蒋兆岗等人攀得了一时之“利”、附得了一时之“荣”,然而,到最后,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付出了惨重代价。事实证明,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搞政治攀附,看似有利可图、实是穷途末路;也许一时风光,终究是一场黄粱梦。对于党员干部个人来说,走稳从政之路的坦径并非夤缘攀附,不要心存“政治攀附”的痴心妄想,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和能力。对待个人成长进步,当以敬畏之心看之、平常之心待之。平常时用心用情做事,关键时相信组织安排,用实干、实效、实绩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方是最长久、最心安的“进步”。

巡视巡察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必须时刻警惕我们随时都有被“围猎”的风险。反思自身,之前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总认为巡察办副主任这个岗位,不管人、不管物、不管钱,别人不会来找你帮忙办事、也不会给你好处,既没有权,也没有“被围猎”的条件和风险。深思之下,我们从事的是政治监督工作,巡察过程中必将会触碰一些单位和干部的所谓“利益”,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同时面临“被围猎”“被腐蚀”以及“被报复”“被孤立”的双重风险。说不清楚,一些政治投机倒把者和政治骗子、政治掮客就会盯上自己,让自己为他们“圈子”的关系户“放水”抹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巡察干部,就更要增强风险意识,自觉接受警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就更要牢牢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做到警钟长鸣、令行禁止,始终保持清廉本色。( 周首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