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沸腾了整个阿佤山。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全文一字一句我反复看了好多遍。沧源是我工作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可以说那也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作为曾经工作在沧源的一份子,直到现在看到回信我依然热血澎湃,内心激动,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在沧源县人民法院工作的四年期间,在党的光辉照耀指引下我切身感受到阿佤山的巨大变化。就以原单位挂钩的沧源县单甲乡永武村为例,以前当地村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甘蔗为主,经过脱贫攻坚以后,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打造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党和政府给项目、给资金,带领群众修路,公路通到了村村寨寨,沧源机场建成通航,大临铁路建成通车,拉近了阿佤山与外界的距离。
从我挂钩的5户挂钩户上,我也亲眼见证了他们的变化,收入来源增多了,住上了平房,人居环境有了改善,不愁吃,不愁穿,通水、通电、通路,孩子上学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在帮扶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热情、朴实和善良,走访时我给他们送去菜籽油、牛奶、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时,他们也会热情相待,电话联络他们的时候,也会热情地问候我,让异地工作的我也感受到了来自家乡外的另一种温暖。到2019年底,沧源自治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告别了千年贫困。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的回信,也是对沧源县脱贫攻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刻变化的充分认可。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我感受颇深,启发很大,作为一名90后年轻干部,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谈以下几点心得:
要“跟得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在思想上紧跟党的“步伐”,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导向,把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力争成为一名心向党,心向国家、心向人民的学习型、实干型的年轻干部。
要“干得好”。作为一名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和一名中共党员,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待工作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同时以此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政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水平和为民服务的本领。
要“担得起”。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稳扎稳打,向书本学、向身边的人学,一点一滴积累,从工作中找到方式方法、努力方向、从而获得成熟和成长。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一定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化作工作动力,努力克服惰性,在工作中不断磨练,当有困难时,让自己成为一名“担得起”的年轻干部。
要“放得下”。作为年轻干部要放得下身段,伏得下身子,既能头顶理想,也能脚踩泥巴。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觉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不断磨练心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人生短短几十年,趁我们还年轻,要有热情、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始终积极向上,而不应碌碌无为,在自己最灿烂最活力的青春时光里去努力奋斗,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周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