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对我们纪检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纪检工作的重要标尺。做好新时期纪检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以贯之地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纪检系统和纪检干部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始终自警自省自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维护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堤坝。
贯彻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使监督规范化常态化,让干部感受到监督、习惯被监督,让群众知道有监督、参与监督,切实以监督促进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守护好人民的幸福线。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上作表率,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增强纪律约束力,继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下更大的力气把队伍建强、让干部过硬,我相信通过我们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织密纪检监督“天网”。要做实做细监督首要职责,一体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三项改革”。坚持监督就是政治关爱、政治体检,强化“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规范化”的精准监督。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日常谈心谈话、任前廉政提醒谈话等制度,对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客情、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问责的再问责”的职能定位,探索创新监督方式,以民生领域和窗口服务行业为重点,集中整治行业腐败和不正之风。同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立党风廉政谈心谈话制度,紧盯一般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用好“函询”处置方式,推动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逐步拓展。
扎紧制度运行“笼子”。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明纪律、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制度规范内运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强化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推动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善于运用制度谋事干事。这些年,我们党正是依靠严明的纪律,广大党员干部挺纪在前,确保了全党上下步调一致。事实上,只有严明纪律,不断提升纪律的约束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制度、执行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效能。总书记还强调,要以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既追究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行为也追究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行为,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问责追责体现了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理念与导向,能有效发挥震慑、惩处、监督等作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我们要聚焦“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执行”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监督重点、把握中心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得到刚性运行。
用好巡视巡察“利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我们要紧紧围绕民生这条主线,把巡察触角延伸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巡察“利剑”直插基层“最后一公里”。始终坚持把发现问题作为生命线,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落脚点,重点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欠缺等问题,精准发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把解决好群众的“小事”作为对村巡察工作的大事,把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开展巡察工作的意义所在。同时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巡察延伸至村(社区)全覆盖,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巡察向村(社区)延伸,就是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积极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见到实效,推动解决群众长期反映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民生问题。(李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