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由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云南卫视、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清风云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播放,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观看了目前正在热播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后反响热烈,专题片再次警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坚守底线,行稳致远,切勿因小失大,追悔莫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将初心融入血脉,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坚决防止被“围猎”的风险。
把“围猎”一词用在反腐上,最初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12日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他说:“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对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曾尖锐地指出,纪律检查机关也不是一方净土,纪检干部在纪委不是进了保险箱。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纪检监察队伍权力很重,责任很大,也是腐败分子“围猎”的重点对象。在这个方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到坑里去,一念之差则成千古之恨。
2017年6月4日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甘肃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海燕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其中“拉拢腐蚀纪检干部和巡视干部”这一段审查结论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事实一再告诫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同样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各种腐蚀的考验,一旦把持不住,防线失守,就将沦为官商之间的掮客,变成监守自盗的阶下囚。比如: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广东省纪委原副书记钟世坚等等,原本都是打虎干将,却在“围猎”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充当“两面人”,成为金钱的手下败将,滑入违纪深渊。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形势、新问题,其中,纪检监察干部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正不断增加,在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身处一线,腐蚀和反腐蚀的问题更加尖锐和复杂,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刀刃向内”,才能避免“灯下黑”。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免疫力。”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承担着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职责,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使命,这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自身过硬、率先垂范。当前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单独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继续坚持追求“自身硬”,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发出警示:纪律的红线任何人不能踩,纪检监察系统清理门户的决心从未减退,主动净化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主动接受监督,自身做到硬气、正气,不给“围猎”留下空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反“围猎”能力,保持胜人和自胜的“金刚不坏之身”,只有自己坐得端、立得稳、行得正、过得硬,才能执好纪、问好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才能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我们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决克服和纠正“自身免疫力强”、“无需监督”等思想观念,经常用“手电筒”照别人的同时,先要照一照自己,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落实“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决不允许纪检监察干部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在监督执纪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陈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