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应始于预,做到“未雨绸缪”,破“临阵磨枪”之冰;现于行,做到“刨根问底”,破“浅尝辄止”之题;终于果,做到“持之以恒”,破“虎头蛇尾”之局,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始于预,做到“未雨绸缪”,破“临阵磨枪”之冰。“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再好的调查研究,没有充足的前期准备,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党员干部要预习基础知识,包括被调研地区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等内容,形成“初步认识”;同时还应做好调研知识本身的准备,如怎样开好调研会,怎样取点采样,怎样写调研报告等。要预习政策知识,通过阅读报刊、收集信息、查阅文件等形式,学习党和政府在相应时期对各行各业的政策要求,掌握其工作重心,全面系统“吃透”政策。要预习基层情况。基层是调研的对象,若对基层情况不熟悉,调研就成了无本之木,应提前到基层去“踩点”,多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把所到地方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和人民群众最强烈的呼声、要求及时记录下来,便于精准确定要调研的方向和课题。
现于行,做到“刨根问底”,破“浅尝辄止”之题。调查过程不是“照葫芦画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开展过程中做到随机应变。党员干部要实事求是地带着问题去调研,采取听完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获取调研路上的“原风景”,调查对象上要坚持点面结合,“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杜绝“走马观花”的走秀式调研和“研”而无“果”的调研。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有的放矢,莫要避实就虚、马马虎虎、以偏概全,戴上“显微镜”,找寻能够“去腐生肌”的精准办法,做到找真问题、真找问题,切忌出现“调研分离、无病呻吟、盲人摸象”的现象。要学会在微观上学会解剖“麻雀”,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从海量信息中理清逻辑,从个别偶然事件中探究发展规律,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科学性。
终于果,做到“持之以恒”,破“虎头蛇尾”之局。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对调查收集的素材进行辨别与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做实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分析,通过常识经验、部门求证等方式进行判断,由表以里对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要在求实上着力,建立专家库开展评审,把建议可行、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与基层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严格决策程序,让好的建议对策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同时要围绕事关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工作,列出具体办法,形成常态长效机制,确保最重要、最管用的调研成果“掷地有声”“开花结果”。(凤庆县纪委监委 耿江)